鬼谷研究院
vip
幣齡3.9年
最高等級2
用戶暫無簡介
數據變現新時代開啓,XNY值得期待!
XNY-23.1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Aptos穩了 合規穩定幣的黃金時代來了
APT-0.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Lombard BTCFi 真正的開場,從 Phase 2 才算開始!
爲什麼說 BTCFi 的主場戲,從 Phase 2 才拉開?
因爲 @Lombard_Finance 第一階段只是打了個樣,證明一件事:鏈上 BTC 的需求不是空談,是有人真用的。
但 Phase 1 還只是小試牛刀,產品單一,覆蓋人羣有限。
而現在 Phase 2 上線,Lombard 要幹的,是一件更大的事:
不再只是自己做產品,而是幹脆把“BTC 上鏈的工具箱”全都造好,給所有人用。
🧰 來看這套系統到底多猛:
1️⃣ 原生跨鏈 BTC
不是那種綁定合約、套層殼的山寨橋,而是公共資產模型,BTC 鑄造後能在多鏈自由流通、生態不綁定,誰都能接
2️⃣ 開發者 SDK
你是做交易所、做錢包、做收益協議的?只要你想讓用戶能用 BTC,就直接一套 SDK,幾行代碼就能搞定 BTC 存取,用戶體驗還和中心化一樣絲滑
3️⃣ BTCFi Marketplace
BTC 用戶懵了不知道怎麼用 BTC?來這看看就行:
DeFi、CeFi、TradFi 項目一個界面全列出來,一站式入口
4️⃣ 機構版產品線
Lombard 直接把傳統金融那套結構化收益、ETF、企業金庫管理,全都做了鏈上 BTC 鏡像版,專門對接機構
5️⃣ 橋梁部分
Lombard Ledger,14 家機構參與維護,抗操穩固、風險分散,現在看是
BTC-2.56%
DEFI2.0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Lombard BTCFi 真正的開場,從 Phase 2 才算開始!
爲什麼說 BTCFi 的主場戲,從 Phase 2 才拉開?
因爲 @Lombard_Finance 第一階段只是打了個樣,證明一件事:鏈上 BTC 的需求不是空談,是有人真用的。
但 Phase 1 還只是小試牛刀,產品單一,覆蓋人羣有限。
而現在 Phase 2 上線,Lombard 要幹的,是一件更大的事:
不再只是自己做產品,而是幹脆把“BTC 上鏈的工具箱”全都造好,給所有人用。
🧰 來看這套系統到底多猛:
1️⃣ 原生跨鏈 BTC
不是那種綁定合約、套層殼的山寨橋,而是公共資產模型,BTC 鑄造後能在多鏈自由流通、生態不綁定,誰都能接
2️⃣ 開發者 SDK
你是做交易所、做錢包、做收益協議的?只要你想讓用戶能用 BTC,就直接一套 SDK,幾行代碼就能搞定 BTC 存取,用戶體驗還和中心化一樣絲滑
3️⃣ BTCFi Marketplace
BTC 用戶懵了不知道怎麼用 BTC?來這看看就行:
DeFi、CeFi、TradFi 項目一個界面全列出來,一站式入口
4️⃣ 機構版產品線
Lombard 直接把傳統金融那套結構化收益、ETF、企業金庫管理,全都做了鏈上 BTC 鏡像版,專門對接機構
5️⃣ 橋梁部分
Lombard Ledger,14 家機構參與維護,抗操穩固、風險分散,現在看是
BTC-2.56%
DEFI2.0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現在的 Web3 講得天花亂墜,L2、L3、新範式滿天飛,實際上大部分上線的項目還是老套路,換個殼,發個幣,搞搞噱頭,然後歸零收場。
這話,簡直是在戳破不少項目的泡沫。
他不想再玩這種虛頭巴腦的“換皮遊戲”了。
關鍵是,Yell講的,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理念:
MemeX 不是想做又一個單純靠營銷撐場面的發射器團隊,更不是那種發幣割韭菜跑路的典型項目。
他們想做的是:
在 AI 和機器人滿天飛的時代,給真實的用戶創造一個屬於他們的空間,讓“人”本身成爲有價值的資產。
Proof of 💩 這個玩法,就是他們實踐這套理念的方式:
不靠暴露個人身分信息的 KYC,而是用隱私保護的手段,證明你是真人,不是機器。
這意味着:
他們不想重蹈 Meme 1.0 那種短期炒作、割韭菜的覆轍。
他們想要打造的是 Meme 2.0 —— 一個基於真實人、真實數據、真實動力的病毒式生態。
最後一句話挺有味道:
“別太認真,放輕鬆享受過程。”
就是說,別一上來就盯着收益看,這裏不是賭場,而是個實驗室。
你不是來割韭菜,而是來參與一場玩法設計的新嘗試。
---
總之,MemeX 是想用真誠和創新,走出一條和其他項目完全不同的路。
感興趣的,不妨去試試,體驗一下這場“真實人驅動的Web3新玩法”!
L31.21%
MEME-0.7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分享
whiteiphonevip:
噓噓,我要在我家到家之前把我的事情做好,然後我回家完成我的事情,然後我再回家去做。
繼續做個精致的擼貓貓博主吧(按頭)
kaitoAI 活動結束了,下周yapper就能收到空投了。社區一直在前行,uxlink自己做了一個新的平台推出了社區活動,快來瓜分空投大獎吧!
傳送門:
Web3項目做增長,永遠逃不過三個靈魂拷問:
👀 去哪找用戶?
🧲 留得住人嗎?
📣 傳播怎麼搞得動?
XerpaAI 是個專爲 Web3 項目定制的 AI 增長智能體,說白了就是:
“別自己幹了,交給 AI 跑增長。”
它會順着真實社交鏈路去找人、設計激勵機制、留人還能搞出 Link-to-Earn 的綁定關係;
還能和十幾萬個 KOL聯動,跑完數據自動優化。
聽着像瞎吹?其實這套已經上線跑起來了。
十萬個 AI 智能代理在同時幹活,目標就是把 Web2 的人拉進 Web3。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
以前你得招個增長總監 + 內容組 + 渠道組;
現在你用 XerpaAI,相當於請了一萬個 AI 增長機器人,不用發工資,還不累。
而且這項目也不是無名之輩——拿了 $600 萬融資,背後是 UFLY Capital,硅谷、東京、新加坡都有落地,已經被 11 萬多個社區用起來了。
說到底,現在 Web3 的增長,不再是“拼誰團隊牛”,
而是誰能先接入底層 AI 增長設施。
與其四處找人,不如直接配套一套能“帶項目自己往前衝”的系統。
#XerpaAI # Web3Growth
UXLINK-3.1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這個驗證機制太有才了,等不及看大家怎麼玩轉PoS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又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昨天收入66sol,舒服啊,紅兔子和shut愛你們喔,memex的M也喫了10x,聊聊爲什麼拿住它!
有一說一,MemeX 是我見過最“不像項目”的項目
但 MemeX 就不一樣,它像是個誤入幣圈的“文化實驗室”。
別的項目寫白皮書,它家創始人上來就是幾千字嘮嗑。
有人說他裝深沉,我反倒覺得他是認真了:
不是想割我們一刀,而是真的把 meme 當回事。
🤔 那 meme 到底是個啥?
你可以說它是笑話,是段子,是 shitcoin。
但在 MemeX 的語境裏,meme 是:
一種你我都能讀懂的“情緒貨幣”
一種無需組織、無需KOL、自然共識的文化傳播
一種“在沒人相信任何東西的時候”,我們還能彼此會心一笑的方式
有點像 Web3 的煙火氣,或者說——一丁點“人味兒”。
MemeX 牛在哪?不是教你炒幣,而是教你“表達自己”
它不想把 meme 搞得高大上,而是反過來,把 meme 變成一種人人可用的表達方式。
你不需要懂代碼,也不需要投廣告;
有趣的不是 MemeX 有多少功能,而是它給了你“做點什麼”的衝動
別的項目給畫餅,它家直接給工具。
別的項目拼劇情,它家說“你來寫點劇情試試?”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想要的 Web3 嗎?
不是去追熱點,而是自己制造一個熱點。
最近翻了一下榜單,$M 居然火了快一個月還在熱搜……
我沒別的評價,只想
SOL-4.3%
XTZ-6.35%
MEME-0.7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終於上榜了,再衝刺一下
所以,兄弟姐妹們,頭像別偷懶,趕緊換!
說實話,MemeX 那句“通過💩證明我們是人類”,以前聽着像是玩笑,現在越想越真。
💩不是重點,**重點是“只有人類,才知道什麼時候該拉、怎麼拉,還會邊拉邊刷手機、發 meme”。**你說 AI 會這些?它就算能寫詩畫畫、寫代碼炒幣,它也不懂一個便祕兩天後順暢的快感。
這不是開黃腔,是點題:Meme 的本質從來不是“內容”,而是“情緒”。
現在 MemeX 搞這套 PoS,不是爲了惡搞,而是在驗證一個底層邏輯:
真正有人味的內容,只有人類能做出來。
所以你會發現,他們越來越不像一個“發梗平台”,更像是在用 meme 做一次反AI的文化運動。在這個所有項目都在講 AI Agent、講自動化交易的時代,MemeX 反而回到了一句老話:“咱得有人味。”
後面 Meme2.0 正式上線之後,估計還會有更多人類驗證機制,甚至可能變成一個 Meme 界的“真人認證體系”。現在榜上有名的,是幸運;但你能不能活下來、喫到未來的果實,要看你有沒有把“人類”這個身分坐實。
別翻車在最後一輪了。
換頭像,留人味,衝吧。💩
MEME-0.78%
AGENT3.4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以前的鏈怎麼協作?要麼全網廣播、要麼掛單匹配、要麼智能合約死板執行——效率低、隱私差、還不能靈活表達需求。
說白了,就是“你想幹啥”沒人知道,“誰能配合”也找不到。
🌱 不再是我發個交易你來接,而是我說:我想換個幣、借點錢、投個票,誰能來配合?
然後系統就像“鏈上靈魂協調員”,自動幫你找到對的人、對的資源,在不泄露隱私的前提下,本地撮合、協調執行。
這不是“做個鏈”,這是在重寫鏈的角色——
Anoma 更像是鏈界的“Waze”+“OpenAI”:既知道你要去哪兒,又能實時動態安排最優路徑。
📌 關鍵點重新總結一遍,注意全新表達:
1️⃣ 不走老路:不靠合約堆積、不靠繁瑣撮合,直接以“意圖”爲起點
2️⃣ 本地協調:不廣播、不喇叭喊,隱私地找到“最合適”的一方協作
3️⃣ 靈活無邊界:你要做應用、發協議、構建自定義邏輯?Anoma全都接得住
對普通用戶來說,Anoma 未來的體驗就像:
“我想做 X”
→ 系統說“我給你找到最合適的對手方和路徑”
→ 你點一下,私密高效完成
就像打車不用廣播、下單不用搶單,你說出意圖,背後系統全自動搞定。
這是協作的下一代範式,叫“意圖驅動網路”,而不是“鏈上發指令”。
所以說,Anoma 真不是你以爲的“鏈”——
它是一個“讓鏈動起來”的智能大腦。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親測 Infinit AI Agent,真有點東西!
我本來要把 ETH 從 Base 橋到 BERA,結果打成了 BEAR,沒注意直接發出去了……
我心裏當時一驚:完了,AI 會不會傻乎乎照指令執行,把我送進🐻的懷抱?
結果驚喜了!
🧠 它竟然先提醒我:“是不是拼錯了?”
不僅沒執行,還自動二次確認,說找不到 BEAR 網路,並順手建議我“是不是想去 BERA?Base → BERA 橋建議走這條路徑…”
這個過程非常絲滑,不生硬、不死板。你會感覺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 AI 指令接收器,而是真正“在幫你思考”。
🔁 後面我順手試了下 Kyberswap 的 Swap Agent
換幣、確認、籤名,全流程都很穩:
沒有卡頓,響應非常快
每一步都清晰確認,不會擅自替你操作
所有交互都有鏈上記錄,透明看得見
這一點我特別看重,尤其是現在這麼多亂操作、黑箱 bot 的場景下。
💡 真智能 ≠ 照做,而是能理解你要幹嘛,還能保護你別犯錯
Infinit 這個 AI Agent,不只是能執行,更是“能聽懂人話、能幫你兜底”的那種搭子。
不怕你新,也不怕你手殘,就怕你還沒體驗過。
別等了,別只嘴上說 Web3 AI 是趨勢,真的試一次你就懂——
這是少見的:既能參與早期交互、還能感受到“AI 真正進化”味道的項目!
老規矩:我只推薦親測有效、不坑人的項目,Infinit 是我目前覺
AGENT3.46%
ETH0.19%
BERA-3.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分享
diamondcatsvip:
LFG
心累!無榜了
🕹️ MemeX 的設計就像一場鏈上遊戲,鼓勵內容驅動和社區自演化,但最難的不是發幣和搭生態,而是如何從“能玩”升級到“能養”。
很多人只盯着 Arena 和 Staking 收益,卻很少真正拆透 MemeFi 的流轉閉環:從項目曝光、流動性滾動,到治理與退出機制的精心設計。
⚔️ Arena 不只是個玩法場景,它是一個不斷刷新的話語權篩選機制。
而 Meme Launchpad,其實就是在跑一個“鏈上注意力市場”的底層協議——誰能構建認知,誰就能拿到早期流量紅利。
💡 你以爲自己只是在擼毛,其實是在闖關“Web3 Attention RPG”,排行榜、任務、貢獻值、治理權,這些看似“外部”的東西,才是它的劇情節點。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你得自己寫劇本。
MEMEFI4.97%
MEME-0.7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這不僅僅是技術堆疊,而是一次系統級的設計革命,把安全、性能和任務匹配動態整合,打造出一個真正“懂任務、會協作”的底層架構。
🔧 它用模塊化設計,把 AI 工作流徹底拆解,賦能 AI 代理、DePIN、DeSci、遊戲等各種需要鏈上去信任狀態的應用,成爲它們的計算與協調中樞。
我敢說,0G 正在突破地心引力,開闢未來智能計算與鏈上協作的新紀元!
#0Glabs
DESCI-0.7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0G 不再是老舊的低速通信,而是一種革命性的全新網路架構,專門爲 AI 和大規模數據處理量身打造。
🔥 核心優勢來了:
1️⃣ 極速性能:傳輸速度提升5萬倍,吞吐量高達2GB/秒,極大降低 AI 訓練和推理的延遲,效率飛躍。
2️⃣ 支持邊緣與分布式 AI:未來AI越來越依賴邊緣設備和多節點協同,0G 支持海量設備同時在線,實時響應無壓力。
3️⃣ 成本革命:網路成本降低100倍,尤其對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超級友好,普及門檻大大降低。
4️⃣ 助力 AI+IoT 融合:低功耗、廣覆蓋的網路特點,完美適配海量物聯網設備,爲 AI 提供源源不斷的數據輸入。
5️⃣ 新場景爆發:智能城市、遠程醫療、工業自動化、精準農業、雲娛樂等領域,0G 都能成爲底層支撐,推動智能應用大規模落地。
這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開啓了人機協同的新紀元!
#0Glabs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Bubu 象徵着“及時行樂”,就是那種夏天盡興玩耍、冬天靠運氣過活的自由靈魂。這個角色能被選中,已經透露了 MemeX 對生活態度的一種調侃和認同。
🧩 重點來了,Bubu 看起來爲什麼像 Pepe 蛙?這背後有三層意思:
1️⃣ 經典童話形象的現代演繹
Bubu本是童話角色,MemeX 給它戴上 Pepe 面具,既保留了故事內核,也讓它更貼近鏈上文化。
2️⃣ Pepe蛙——加密圈裏永恆的 Meme 符號
Pepe 不僅僅是表情包,更是加密社區的文化圖騰,賦予了 Bubu 獨特的“身分標識”。
團隊裏大佬喜歡 Pepe,想給 Bubu 加點料,變成“經典與潮流的混搭”,這也體現了 MemeX 團隊玩文化的隨性與熱情。
官方也明確了,這不是什麼亂戴面具,而是對童話原作和 Pepe 文化的雙重尊重。既要玩得開心,也要玩得有分寸。
🎨 Bubu 的 Pepe 面具,實際上是“童話精神 + 加密 Meme + 創始人熱愛”三者結合的產物。它象徵了 MemeX 希望打造的那種,既有深度故事感,也有社區輕鬆幽默氛圍的混合體驗。
💡 說白了,Bubu 不光是個可愛吉祥物,更是 MemeX 這波“文化疊加+情緒表達”實驗的一個活體符號。它在告訴我們:
鏈上文化可以有故事,有情緒,有趣味,更能連接創作者與社區的心聲。
#MemeX # Bubu #MemeCore # KaitoAI
PEPE-4.42%
AE1.92%
MEME-0.7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沒有白皮書、沒有官宣視頻、也沒啥營銷喧囂,甚至連 UI 都不討好。你點進去,就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代幣,但點開某個名字,突然就擊中了你。
你看見 $STRESSED 會點進去,是因爲你最近真的壓力很大;你 mint 了 $VIBIN ,不是因爲要炒幣,而是覺得“就這個 vibe 對了”。
這不是在搞產品發布,而是在用 Web3 工具包裝情緒、放大情緒、流轉情緒——甚至可以說,它把“啓動”這個詞都解構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我表達的那一刻”。
🎯 bonding curve 不只是定價公式,它在這更像是一條“共鳴曲線”;mint 不再是爲了搶佔流動性,而是那種“這個詞就是我”的認同瞬間。
說到底,MemeX 可能不是那種“會爆”的項目,但絕對是那種值得去體驗的東西。
不是爲了空投而去擼,是你體驗過它這個“情緒協議”之後,才會意識到:原來 Web3 不只是算力博弈,還有一點點人味兒。
🧩總結一句話:MemeX 把“代幣”變成了你的碎片心情,而鏈就是情緒的記憶錄。你 mint 的不是幣,是“我懂你”的那一瞬。
#MemeX # MemeCore #情绪铸造机 # MRC20 #KaitoAI
MINT21.72%
CRV5.7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