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Mine案例解析:数字资产财库公司估值逻辑与增值策略

robot
摘要生成中

解析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估值逻辑

近期,一家名为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的公司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公司目前持有超过115万枚ETH,总价值近50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ETH持有机构。随着该公司持续增持ETH,不仅推动了ETH价格上涨,公司股价自6月底以来也出现了超过1300%的涨幅。

本文将以BitMine为例,深入分析数字资产财库类公司(DAT)的估值逻辑,以帮助读者理解这类公司的增持策略及其股票溢价的原因。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投资理论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投资理论基于一个简单前提:这类公司能够通过各种收益策略提升每股净资产价值(NAV/share),从而在长期持有中获得比单纯持有现货更多的底层代币所有权。因此,相较于直接持有代币或通过ETF进行投资,持有DAT股份可能具有更高的回报潜力。

目前,已有多家投资机构向不同地区、聚焦不同代币的DAT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DAT正利用其独特优势,通过每股增值策略扩大其数字资产持仓。

BitMine案例分析

BitMine Immersion(BMNR)是一家典型的DAT公司。该公司拥有清晰的战略路线图和强大的执行力,其长期目标是收购5%的ETH总供应量。自推出资产财库策略以来,BitMine已成为全球最大的ETH资产财库和第三大DAT,目前持有总计1150263枚ETH,价值49亿美元。

BMNR现已成为美国流动性第25高的股票,平均每日交易额约为22亿美元。

底层资产:以太坊的价值支撑

DAT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底层代币的长期投资价值。BitMine看好以太坊的未来,认为随着华尔街的链上化,以太坊将成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宏观趋势之一。目前,各大公链上已承载250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RWA)和2600亿美元的稳定币,后者已成为美债的第17大持有者。

作为这场"链上大迁移"的主要承载平台,以太坊将持续受益于区块空间需求的增长。金融机构对以太坊安全性的依赖,将进一步刺激其参与权益证明网络,推高ETH的积累需求。

提高"每股代币持有量"

在确立了基础代币的投资价值后,DAT的商业模式是最大化其每股对应的代币持有量。主要方法包括:

  1. 溢价发行股票
  2. 发行可转债
  3. 赚取链上收益
  4. 并购其他DAT

BitMine在启动ETH财库策略的首月,每股ETH持有量增速已超越其他同类公司前六个月的累计表现,目前主要通过股票发行和质押奖励实现增长。

价值创造的三重驱动因素

DAT的股价可拆解为三大要素的乘积:

  1. 每股代币数量
  2. 底层代币价格
  3. NAV溢价倍数(mNAV)

以BMNR为例,在过去一个多月内,其价格上涨了1100%:

  • 60%的增长来自每股代币数量的330%增长
  • 20%的增长来自ETH价格的上涨
  • 20%的增长来自mNAV的提升

这表明BMNR股价上涨主要来自管理层可控的每股ETH增值,这正是DAT区别于现货持有的核心优势。

溢价估值的合理性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以NAV溢价购买DAT,类似于对高质量银行的估值逻辑。如果投资者认为DAT能够持续增加每股NAV,他们可能选择以NAV溢价对其进行估值。

BMNR每股NAV的月度增长约640%已证明了其mNAV溢价的合理性。随着时间推移,BitMine持续执行其策略的能力将进一步显现。目前,BitMine的管理团队和业绩记录已吸引了多家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预计未来,高质量DAT的增长故事将逐渐被更多机构投资者认可。

ETH-1.8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无常亏损收藏家vip
· 08-14 14:46
呵呵 这些小数据都不算啥 早进场早赚钱
回复0
HashRatePhilosophervip
· 08-14 14:46
好家伙 躺着挖钱是吧
回复0
SerumSqueezervip
· 08-14 14:43
又来讲估值咯 真香
回复0
Token经济学人vip
· 08-14 14:28
实际上,他们的估值模型忽略了协议衰减率……经典的新手错误
查看原文回复0
WalletInspectorvip
· 08-14 14:21
割肉多次的矿老板又梭哈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