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Web3大会:人气下滑、RWA备受关注、华人大佬齐聚4月6日至9日,2025香港Web3嘉年华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这是该活动自2022年发布宣言以来的第三届。尽管官方通稿称有近400位全球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参会,展会面积比去年增加50%,但实际现场人气似乎大不如前。多位参会者反映,整体人流比往年减少近一半,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缩减至不到100家。相比新加坡Token2049的300家展位,差距更为明显。有人甚至戏称这是"最冷的一次大会"。人气下滑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大会正值市场低迷期,参会热情减弱;二是此前2月的共识大会分流了部分人气;三是行业普遍缺乏热点和创新,参与者更关注价格而非技术。从展位情况看,某交易平台的展台最为火爆,是人流的主要聚集地。MEME项目GMGN也颇受欢迎。在主题方面,Web3支付仍是焦点,多家传统金融机构讨论了这一话题。RWA(真实世界资产)也成为热点,有数据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展示了相关业务。相比之下,此前热门的概念如DePin、某些公链项目等在主会场的曝光度明显下降。比特币生态更是乏人问津,BTCFi似乎成为了"伪命题"。从参会者构成来看,KOL成为主力,有人戏称这是"KOL人才市场"。相比之下,VC机构明显减少,反映出产业生态的快速变化。虽然主会场人气不旺,但周边活动依然火爆。100多场Side event中,既有技术论坛,也有各种社交活动。华人仍是核心参与群体,海外参会者有所减少。本届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人大佬们的聚会。在一场活动中,多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展现了"一笑泯恩仇"的场面。这些大佬们此前因各种原因有过矛盾,如今却能相谈甚欢,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相比之下,代表西方阵营的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则遭遇了不同待遇。在以太坊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他的演讲受到了一些质疑。有趣的是,某交易平台创始人似乎比维塔利克更受欢迎,反映出行业影响力的变化。总的来说,本次大会折射出当前行业的现状:热点与创新不足,真实应用仍待提升,熊市初现端倪。交易所急于拓展业务,项目方处境艰难,散户仍在观望。但熊市也有利于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同时,传统资本与新兴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尽管香港Web3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但生态已初步成型。政府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如拨款支持数码港推动Web3生态建设,吸引企业落户。截至去年9月,香港已有超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涵盖数字银行、虚拟保险等多个领域。最新政策方面,香港证监会已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并放宽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限制。虽然香港的窗口作用短期内效果有限,但长远来看,作为兼具监管与开放性的地区,香港仍是传统机构进入Web3领域的理想选择。
香港Web3大会:人气骤降 RWA受关注 华人大佬罕见齐聚
香港Web3大会:人气下滑、RWA备受关注、华人大佬齐聚
4月6日至9日,2025香港Web3嘉年华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这是该活动自2022年发布宣言以来的第三届。尽管官方通稿称有近400位全球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参会,展会面积比去年增加50%,但实际现场人气似乎大不如前。
多位参会者反映,整体人流比往年减少近一半,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缩减至不到100家。相比新加坡Token2049的300家展位,差距更为明显。有人甚至戏称这是"最冷的一次大会"。
人气下滑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大会正值市场低迷期,参会热情减弱;二是此前2月的共识大会分流了部分人气;三是行业普遍缺乏热点和创新,参与者更关注价格而非技术。
从展位情况看,某交易平台的展台最为火爆,是人流的主要聚集地。MEME项目GMGN也颇受欢迎。在主题方面,Web3支付仍是焦点,多家传统金融机构讨论了这一话题。RWA(真实世界资产)也成为热点,有数据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展示了相关业务。
相比之下,此前热门的概念如DePin、某些公链项目等在主会场的曝光度明显下降。比特币生态更是乏人问津,BTCFi似乎成为了"伪命题"。
从参会者构成来看,KOL成为主力,有人戏称这是"KOL人才市场"。相比之下,VC机构明显减少,反映出产业生态的快速变化。
虽然主会场人气不旺,但周边活动依然火爆。100多场Side event中,既有技术论坛,也有各种社交活动。华人仍是核心参与群体,海外参会者有所减少。
本届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人大佬们的聚会。在一场活动中,多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展现了"一笑泯恩仇"的场面。这些大佬们此前因各种原因有过矛盾,如今却能相谈甚欢,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
相比之下,代表西方阵营的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则遭遇了不同待遇。在以太坊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他的演讲受到了一些质疑。有趣的是,某交易平台创始人似乎比维塔利克更受欢迎,反映出行业影响力的变化。
总的来说,本次大会折射出当前行业的现状:热点与创新不足,真实应用仍待提升,熊市初现端倪。交易所急于拓展业务,项目方处境艰难,散户仍在观望。但熊市也有利于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同时,传统资本与新兴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尽管香港Web3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但生态已初步成型。政府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如拨款支持数码港推动Web3生态建设,吸引企业落户。截至去年9月,香港已有超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涵盖数字银行、虚拟保险等多个领域。
最新政策方面,香港证监会已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并放宽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限制。虽然香港的窗口作用短期内效果有限,但长远来看,作为兼具监管与开放性的地区,香港仍是传统机构进入Web3领域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