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dot: Polkadot生态创新DeFi产品实现一键多重收益

Polkadot生态迎来创新DeFi产品Gigadot

在Polkadot生态中,跨链流动性与资产效率一直是DeFi应用面临的核心难题。近期,一款名为Gigadot的创新型DeFi产品应运而生,通过一键操作、多重收益的机制,为DOT用户带来了更高效的资金利用方式,同时也开启了Polkadot跨链DeFi的全新探索。产品上线后市场反响热烈,TVL一度突破3,500万美元,成为生态内备受关注的实验性项目之一。

Gigadot的核心理念是"一次部署,多重收益"。传统上用户要将DOT分别投入质押、借贷或流动性池,过程繁琐且资产利用率低。Gigadot的出现则打通了这些复杂操作路径,让用户完成简单操作的同时获取多个收益来源。

在Polkadot生态中,DOT是最主要的质押资产。过去,一旦质押了DOT,就无法再将这部分资产用于其他用途,如借贷或流动性提供。vDOT的推出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构建了专属应用链提供流动性支持。为进一步提升流动性,开发团队设计了类似稳定币池的新机制,但不要求1:1固定锚定,而是让DOT与vDOT按实时汇率自由兑换,提升了流动性,并使vDOT可作为借贷抵押资产使用。

Gigado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通了流动性池与借贷模块。用户将DOT质押为vDOT,与aDOT组成LP,再将LP作为抵押借出资金,实现循环使用,获取质押与借贷的双重收益。

在技术架构方面,Gigadot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包含多个功能层级。它由两类资产构成:一类是来自其他链的DOT衍生品(如vDOT),另一类是自有借贷市场中的ERC-20形式DOT衍生资产。这些资产共同加入稳定池作为抵押,参与借贷市场。

Gigadot是基于Rebase机制的ERC-20代币,价值会随着底层资产收益自动调整。通常跨链资产需进行封装(wrapping),但Gigadot通过一键设计屏蔽了这一复杂过程。随着Polkadot Asset Hub的推进,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跨链支持,保持简洁的用户体验。

在安全性方面,Gigadot得益于Polkadot主链的共享安全机制,无需担忧底层资产的安全问题。

Gigadot实现了多种收益来源的聚合,目前包括借贷利息、质押收益、交易手续费、激励代币以及资产升值。用户还可以通过"Looping"的策略放大收益:使用Gigadot作为抵押物,借出DOT,再将其换成更多的Gigadot,反复操作多轮,从而叠加收益。只要Gigadot的收益率高于借贷利率,这种方式就可以持续放大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vDOT、aDOT、Gigadot和DOT这四种资产在价格上高度相关,市场波动时它们会同步浮动,所以被清算的风险相对较低。

随着Polkadot生态的不断发展,Gigadot也在积极适配新系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GIGA系列产品推出,如将vBNC引入稳定池,并使用类似Gigadot的机制提升其流动性。此外,Gigadot也可以作为Hollar稳定币的重要抵押资产之一。Hollar是一种设定固定年利率的超额抵押稳定币,相较USDT/USDC这类浮动利率的资产,更适合用户成本预估。

总的来说,Gigadot不只是一次功能集成的尝试,更是对Polkadot跨链协作潜力的深度挖掘与产品化实践。通过一键组合、跨链集成、多重收益,它为Polkadot带来了真正的DeFi可组合性。未来,Polkadot将展现其模块化与可组合性的独特价值,持续为多链DeFi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整个生态迈向更加开放与高效的金融未来。

当 Bifrost 与 Hydration 携手:Gigadot 能为 Polkadot DeFi 带来哪些新可能?

DOT2.61%
DEFI6.3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梗图收藏家vip
· 6小时前
看看项目方这次能坚持多久
回复0
深度DYOR达人vip
· 7小时前
TVL还是弱了点
回复0
MetaverseHermitvip
· 7小时前
又一个假创新
回复0
代码审计姐vip
· 7小时前
TVL暴涨 调用路径未见审计报告 隐患大大的有
回复0
主网延期通知书vip
· 7小时前
距离TVL归零还有几天,据数据显示上期65%归零用时8天
回复0
熊市炒面师vip
· 7小时前
TVL才三千万 小打小闹
回复0
Degen McSleeplessvip
· 7小时前
TVL真香 就是不知道跑路了怎么办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