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世界中,项目方发行代币已不再是关键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确定代币分发的对象。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用户仅通过一次简单的交互就能获得数百美元价值的代币,而另一些用户即使进行了数十次操作,却可能一无所获。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是否被项目方视为"可识别、可信任"的群体。现今的区块链项目已经建立了一套精密的筛选机制,虽然这套机制是公开的,但很多用户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

这套筛选机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持有代币而不撤出
2. 在多个智能合约上进行交互
3. 积极参与DAO治理
4. 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上保持活跃,并使用一致的地址
5. 拥有可验证的历史数据,无造假行为

这些看似复杂的标准,实际上并不需要人工审核。项目方运用了一个名为Lagrange的系统来自动化这一过程。Lagrange系统的核心功能是通过SQL查询来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址。例如,可以查询在以太坊网络上活跃的质押者、参与过至少两次治理投票、并有跨链历史的地址。

Lagrange不仅能够在全链范围内搜索数据,还能利用零知识证明(ZK)技术生成证明。智能合约可以直接读取这些结果,用于决定是否向特定地址发放代币或将其列入黑名单。

这意味着用户能否被选中或被排除,完全取决于其在区块链上的行为记录。Lagrange作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必备工具代币,在查询用户行为逻辑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区块链参与者来说,了解并适应这种基于链上行为的筛选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着个人在项目中的参与度,也反映了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正在向更加精细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
LA0.68%
ETH0.82%
ZK1.3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3梦想家vip
· 07-25 04:42
理论上讲,这种基于SQL的过滤让我想起了用于可组合声誉系统的递归SNARKs。尽管拉格朗日的方法很优雅,但有没有人考虑过用于跨链身份认证的L3权益证明向量?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