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周涨10% 近70亿美元长线资金入场 交易所现62696枚净流出

BTC周涨超10%,近70亿美元长线资金入场

本周BTC从85177.33美元开盘,收于93780.57美元,全周上涨10.10%,振幅12.73%,实现三周连续反弹,且成交量有所放大。周一强势突破120日均线,此后全周运行于均线之上,显示出较强的多头意愿。

近70亿美元长线资金入场抢筹,BTC周涨超10%(04.21~04.27)

美国政府继续推进贸易谈判,白宫方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但另一方态度模糊,谈判结果仍不明朗。同时,美国总统明确表示不会罢免美联储主席,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的担忧,股市、债市和汇市均企稳反弹。

美联储官员对外释放利好信息。一些官员表示,如果经济形势变化,美联储有能力迅速采取行动,包括在就业市场严重恶化时加快降息步伐。

近期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贸易摩擦的非理性和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市场动荡而采取的妥协举措,印证了政治、经济和市场在中长期内仍将遵循理性路径运行。

然而,市场反弹主要源于对贸易摩擦可能引发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担忧的暂时缓解。后市走势将取决于贸易争端能否及时化解,以及美国经济是否真正陷入衰退。基于此判断,正在进行的美股第一季度财报披露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宏观金融及经济数据

美国政府高层表示贸易谈判正取得良好进展,尤其与中国的谈判也在积极进行。然而,中国政府则表示双方并未展开实质性谈判。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与美国的谈判进展较为顺利,有望达成有利于美国的条件,这可能为其他国家设立示范。而美中谈判仍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贸易争端的第二阶段刚刚开始,距离取得重大突破尚有距离。这限制了市场反弹的时间和空间,短期内难言乐观。

美联储主席的发言围绕贸易政策带来的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展开,为即将召开的5月议息会议定调,并重申美联储的独立性。他强调将以数据驱动政策,维持利率稳定,不会屈从政治压力而降息,但暗示如果通胀或就业数据发生显著变化,政策可能调整。其他美联储官员的发言则更多强调"鸽派"立场,暗示6月可能降息。

最新数据显示,6月降息概率为62.7%,较前两周有所下降。

4月23日发布的美联储褐皮书显示,12个联储辖区中有8个报告经济活动"基本无明显变化",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对关税政策反应强烈,多个辖区2025年通胀预期升至3.5%,制造业活动进一步收缩。消费支出温和增长,但高价格和关税预期开始削弱消费者信心。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但招聘活动减弱,部分地区报告裁员增加。工资增长放缓,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随着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缓和态度,市场恐慌情绪得到缓解。美元指数在跌至97.991后反弹至99.613企稳。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跌,2年期和10年期分别收于3.7560%和4.245%。风险资产表现更佳,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分别反弹6.73%、4.59%和2.48%。

黄金价格在周初上探至3499.93美元/盎司后出现回落。

抛压与抛售

随着价格大幅反弹,本周链上抛售规模有所增大,主要来自短期持有者。全周链上抛售总量达197040.26枚,其中短期持有者抛售190568.61枚,长期持有者抛售6471.65枚。交易所净流出量大增至62696.12枚,为本轮行情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出,这既缓解了市场抛压,也显示出投资者抢筹热情高涨。

长期持有者本周持仓增加超12万枚,另一值得关注的做多群体是鲨鱼群体(持有BTC在100-1000枚之间的地址集群),其单周增持接近3万枚。

近70亿美元长线资金入场抢筹,BTC周涨超10%(04.21~04.27)

资金进出

随着美联储和政府态度趋于理性,本周稳定币与ETF渠道资金流入明显,共计流入近70亿美元。

在7个交易日中,6天录得净流入,显示中长线资金进场抢筹十分积极。但需注意的是,随着BTC价格反弹至95000美元附近,加上贸易摩擦及经济衰退疑云仍在,且最乐观的降息也要等到一个月后,市场分歧仍存,短期震荡在所难免。

周期指标

据相关数据,BTC周期指标为0.50,表明市场处于上升中继期。

近70亿美元长线资金入场抢筹,BTC周涨超10%(04.21~04.27)

BTC-1.0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ZeroHerovip
· 19小时前
技术侧数据验证过了,长线资金入场模式值得研究
回复0
DeFiVeteranvip
· 19小时前
盘到10w出货
回复0
割肉艺术家vip
· 19小时前
这是第五轮割肉出局的最佳时机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