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中寻机遇 解析加密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从危机中寻找机遇:加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2年,加密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冲击:Luna崩溃、3AC暴雷,以及FTX帝国的倒塌。这些事件给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人们对加密货币未来的质疑。

然而,盲目否定并非明智之举。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对行业未来做出合理判断。本文将分享一些业内资深人士对近期事件的分析和看法,涉及多个黑天鹅事件的关联性、中心化机构的决策变化、未来市场走向等话题。

三大黑天鹅事件剖析

2022年,加密行业经历了三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黑天鹅事件:Luna崩溃、3AC暴雷和FTX倒闭。这些事件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都远超往年。

Luna事件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市场异常引发快速挤兑,导致Luna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许多中心化机构对此准备不足,承担了过大的风险敞口。

6月,由于大量机构持有高杠杆单边头寸,导致机构间互相借贷,最终引发3AC事件。9月,以太坊合并后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FTX的突然崩塌再次重创行业。

FTX事件从商业角度看可能只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一次狙击,但却引发了市场恐慌,暴露了其财务问题,最终导致挤兑和倒闭。

这些事件暴露出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机构也可能破产。许多北美大型机构对风险管理存在误区,导致连锁反应。机构间无抵押授信风险很大。

  2. 量化和做市商团队在极端行情下也会遭受重创。市场恐慌导致资金外逃,流动性不足,使他们被动持有低流动性资产。

  3. 资管团队同样面临冲击。他们需要通过借贷或发行通证获取收益,在机构暴雷时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这些问题与传统金融市场类似。加密行业在短短10年走完了传统金融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有创新也重演了一些老问题。这些都指向中心化机构的操作问题。

FTX事件可能标志着中心化交易所的黄昏。目前全球对加密行业尤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不透明性非常担忧。链上数据也显示大量用户正在转移资产。

在这个过程中,私钥安全与人性的博弈中败下阵来。加密资产的底层所有权虽然由私钥保证,但过去10年中缺乏合理的第三方托管机制来制衡交易所,使其有机会触碰用户资产。

FTX创始人Sam一直很活跃,经常将交易所热钱包中的大量资产转出参与DeFi活动。从Staking到DeFi挖矿再到投资早期项目,当收益越来越大时,挪用行为可能也愈演愈烈。

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监管和大型机构应向传统金融学习,找到合适方式让中心化交易所不再同时扮演交易、券商和托管三种角色。同时需要技术手段确保第三方托管与交易行为独立,必要时引入监管。

其他中心化机构也需要在行业变革中做出调整。

中心化机构的重建之路

这些黑天鹅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心化交易所,也波及了其他相关机构。它们受到冲击的一大原因是忽视了交易对手方(尤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大而不倒"曾是人们对FTX的普遍印象。

然而,"大而不倒"的神话在5月Luna崩塌和11月FTX倒闭后被彻底打破。

与传统金融不同,加密行业缺乏"最后贷款人"机制。当大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往往有第三方组织甚至政府出面进行破产重组。但在加密世界,由于底层的透明性,人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分析链上数据,使得危机传播更快。

这种现象利弊参半。好处是可以加速不良泡沫的破裂;坏处是几乎不给不敏感的投资者留下机会窗口。

未来中心化交易所可能逐步退化为连接法币和加密世界的桥梁,通过传统方式解决KYC和入金等问题。相比之下,链上更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更受看好。随着区块链性能和私钥管理技术的发展,链上去中心化金融(包括衍生品交易所)有望逐步兴起。

对于中心化机构而言,重建的基石仍是掌握资产所有权。目前较好的选择是使用基于MPC的钱包技术方案与交易所交互。机构应掌握自身资产的所有权,通过第三方协管和交易所协签进行资产安全转移和交易,尽可能缩短交易时间窗口,降低对手方风险和第三方引发的连锁反应。

去中心化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当中心化交易所和机构遭受重创时,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情况是否更好呢?

随着大量资金外流和宏观环境加息,DeFi正面临较大冲击。目前DeFi整体收益率甚至低于美国国债。此外,投资DeFi还需考虑智能合约的安全风险。综合风险和收益,DeFi目前在成熟投资者眼中并不乐观。

然而,市场仍在酝酿创新。围绕金融衍生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逐渐涌现,固定收益策略也在快速迭代。随着公链性能问题的解决,DeFi的交互方式和可能实现的形态也将迎来新的迭代。

但这种更新迭代并非一蹴而就,当前市场仍处于微妙阶段。由于黑天鹅事件导致加密做市商遭受损失,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极端情况下容易出现市场操纵。早期流动性较好的资产现在更容易被操纵。一旦价格被操纵,由于DeFi协议间存在大量组合,可能导致许多实体受到无辜影响。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操作可能会变得更加保守。一些团队更倾向于寻找稳健的投资方式,如通过Staking获得新的资产增量。同时,也有团队开发了实时监测链上异常情况的系统,以提高操作效率。

当行业资深人士对DeFi逐渐持谨慎乐观态度时,我们也好奇整个市场何时会迎来转机。

市场反转的内外因素

预判市场转折点需要分析内外部因素。上一轮市场波动很大程度上源于2017年传统投资者的进入。由于他们带来了较大资金体量,加之宏观环境宽松,共同造就了一轮牛市。目前,可能需要等到降息达到一定程度,热钱重新流入加密市场,熊市才会迎来反转。

此外,有分析认为整个加密行业(包括矿机和从业者)每日总成本在数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而目前链上资金流入远不及这一成本,说明市场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

流动性收紧加上存量博弈,行业内外不佳的大环境是市场未能反转的外部因素。而加密行业能够向上发展的内部动力,则来自于杀手级应用爆发带来的增长点。

自上一轮牛市中多个叙事逐渐沉寂后,目前行业内尚未明确看到新的增长点。虽然ZK等二层网络的推出带来了一些变化,但仍未出现明确的杀手级应用。从用户层面看,我们还不清楚能让大规模普通用户将资产流入加密世界的应用形态究竟是什么。

因此,熊市结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外部宏观环境加息的缓解,二是找到下一个新的杀手级应用爆发的增长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趋势的反转也需要与加密行业固有的周期相匹配。考虑今年9月的以太坊合并事件,以及2024年比特币即将迎来的下一轮减半,从行业角度看时间并不遥远。在这个周期中,留给行业内应用突破和叙事爆发的时间实际上已经不多了。

如果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创新节奏没有跟上,那么行业内"4年一个周期"的既有认知也可能被打破,熊市是否会跨周期变得更漫长,还有待观察和学习。当市场反转的内外因素缺一不可时,我们也应当逐步积累耐心,并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和预期,以应对更多不确定性。

事情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愿每一个加密行业的参与者,都能成为踏实的建设者,而非与机遇失之交臂的旁观者。

附:问答环节要点

  1. 加密市场未来主要创新方向:

    • 提升TPS等性能指标
    • 解决私钥安全与应用平衡问题
  2. 当前市场处于存量博弈状态,已进入底部区间但具体何时见底仍需观察。两个可能的转折点:

    • 加息周期结束
    • 行业出现新的增长点和引爆点
  3. 灰度暴雷可能性不大,但二级市场负溢价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4. Cobo MPC解决方案三步走战略:

    • Cobo WaaS:纯中心化解决方案
    • Cobo Argus:多人多权限协作管理链上资产
    • Cobo Chain:去中心化托管应用链
  5. 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些中小型机构暴雷,但规模较大的黑天鹅事件可能性不高。

  6. 现在是熊市底部区间,可以考虑分批布局大类资产,但需要做好现金流管理。

  7. 机构进军DeFi应关注四个方向:

    • 稳定币
    • 借贷
    • DEX
    • 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同时需要建立认知并打造内部DeFi工作流程。

  8. 个人投资者可关注staking等相对低风险的收益方式,同时观察新的增长点和方向。

DEFI-3.4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Hodl信仰者vip
· 17小时前
黑天鹅事件是市场筛选的手段罢了 抄底才是正确姿势
回复0
Web3探险家_Linvip
· 07-21 00:17
假设:黑天鹅只是市场反身性的表现……说实话,唱多
查看原文回复0
矿难幸存者vip
· 07-21 00:03
又出来画大饼了 当年 IFO ICO IEO 都死过一遍了
回复0
快照自动机vip
· 07-21 00:03
熊市建仓搞起来
回复0
mev_me_maybevip
· 07-20 23:55
他们爆了 我们还在
回复0
散户心理医生vip
· 07-20 23:53
新韭菜还没准备好呢 别急着割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