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Gorbagana崛起:48小时从社交梗到完整公链的草根狂欢
Gorbagana:48小时从Meme到链的草根狂欢
加密市场近期陷入了倦怠。主流币价格波动不定,热点集中在加密美股和稳定币上,曾经那种极客与草根交织的社区精神似乎已经消退。然而,最近两天,一场久违的社区创新活动重新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带来了一丝加密文艺复兴的气息。
事情的起因是一场社交媒体上的闲聊。6月19日,一位知名区块链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在讨论中提到了品牌辨识度的问题。这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回应,其中一位网友随口编造了"Gorbagana"这个名字,作为假想中的分叉链来对比说明品牌重要性。
这个玩笑性质的讨论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实际行动。仅仅6小时后,就有人发行了名为$GOR的代币。更令人惊讶的是,在48小时内,一条名为Gorbagana Chain的测试网就已经上线,并且在技术上对某知名公链进行了分叉。
截至目前,Gorbagana运行稳定,已处理近1400万笔交易。$GOR代币的市值在4天内达到了3000万美元,峰值甚至触及6000万美元。
这个案例的有趣之处在于,从社区发起一个Meme到实际开发出一条链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相比之下,一些所谓的"天王级"L1项目从宣传到上线测试网可能需要1-2年时间。
Gorbagana的诞生没有预设的路线图、白皮书或营销策略,完全是由社交群组中的加密爱好者和开发者自发推动的即兴行为。
整个过程充满了久违的加密社区精神。从购买Meme币,到研究区块链架构,再到运行一条分叉链,社区成员们展现出了极强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分叉一个成熟的区块链并非易事。开发者们面临着诸如钱包兼容性等技术挑战。主流钱包因预设程序的限制,无法直接支持新链的自定义功能。然而,社区成员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如利用某些钱包的RPC自定义功能,成功让Gorbagana在24小时内就接入了现有生态。
这次事件可以被视为一场自发的、去中心化的黑客马拉松。没有正式的组织和规划,完全依靠社区成员的实时讨论和协作来解决问题。虽然最初的动机可能源于一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投资,但整个过程展现了技术极客们久违的创新精神:用热情填补技术空白,通过协作解决具体问题,最终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项目。
Gorbagana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不禁反思:一个完备的L1项目真的需要那么长时间才能推出测试网吗?相比之下,机构级L1项目的开发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考量,包括不同轮次投资者的期望、市场时机的把握等因素,这些都可能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Gorbagana的案例提醒我们,加密世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草根创意,而非单纯的资本投入。虽然这个项目的热度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但它证明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使在当前沉闷的市场环境中,活跃的草根力量从未消失,他们只是在等待一个激发热情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