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Web3数据索引演进:从节点到AI赋能全链服务
从读取到索引再到分析:Web3数据索引赛道的演进
1 引言
自2017年首批dApp问世以来,去中心化应用在各个区块链上百花齐放。然而,这些dApp所依赖的数据源头究竟来自何处?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块链数据可访问性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数据索引的演变过程,并对比老牌索引协议The Graph与新兴的Chainbase和Space and Time,探讨它们如何结合AI技术提供创新的数据服务。
2 数据索引的繁与简:从区块链节点到全链数据库
2.1 数据源头:区块链节点
区块链节点是整个网络的基石,负责记录、存储和传播所有链上交易数据。然而,普通用户难以自建和维护节点,这促使RPC节点提供商应运而生。这些服务商管理节点并通过RPC端点提供数据访问,降低了用户获取链上数据的门槛。
2.2 数据解析:从原型数据到可用数据
区块链节点提供的原始数据通常经过加密和编码,需要进行解析才能变为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格式。数据解析是整个索引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数据应用的效率和效果。
2.3 数据索引器的演进
随着区块链数据量激增,数据索引器的需求与日俱增。索引器通过组织链上数据并提供统一的查询接口,大大简化了数据检索过程。不同类型的索引器各有优势,包括完整节点索引器、轻量级索引器、专用索引器和聚合索引器等。
2.4 全链数据库:向流优先对齐
随着应用需求日益复杂化,传统索引器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查询需求。区块链数据服务提供商开始构建实时数据流服务,如The Graph的Substreams和Chainbase的实时数据湖,旨在提供更全面的查询能力和支持实时数据分析。
3 AI + Database? 深入对比 The Graph, Chainbase, Space and Time
3.1 The Graph
The Graph通过去中心化节点网络提供多链数据索引和查询服务。其核心产品包括数据查询执行市场和数据索引缓存市场。网络由索引器、策展人、委托人和开发者共同构成,通过经济激励确保系统运转。近期,The Graph正积极探索AI技术在优化索引定价和用户查询体验方面的应用。
3.2 Chainbase
Chainbase作为全链数据网络,整合了多链数据并提供实时数据湖服务。其特色包括双链架构、创新的数据格式标准"manuscripts",以及结合AI技术打造的加密世界模型Theia。Chainbase通过AI赋能,不仅提供数据服务,还能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数据洞察。
3.3 Space and Time
Space and Time致力于打造可验证的计算层,通过创新的Proof of SQL技术实现去中心化数据仓库上的可信数据处理。该技术改变了传统共识机制下的数据验证方式,提升了系统性能。同时,Space and Time正与微软AI实验室合作,开发生成式AI工具,简化用户与区块链数据的交互。
3.4 差异对比
三者在技术路径、产品特色和应用场景上各有侧重。The Graph专注于去中心化索引网络,Chainbase结合AI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而Space and Time则着重于可验证计算和AI辅助查询。
结论与展望
区块链数据索引技术经历了从节点数据源到AI赋能全链数据服务的演进。未来,随着AI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数据服务将更加智能化和安全化,继续作为行业基础设施推动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