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黄仁勋:我们都认同「不用AI的人会被取代」、适当开放中国市场能让美国更强
NVIDIA 创办人黄仁勋在 The Hill and Valley Forum 国会山庄与矽谷论坛举办的「Winning the AI Race」论坛,表示 AI 如何重塑就业、基础设施与美中科技角力,并对川普能源与再工业化政策给出大大的肯定。 (前情提要:川普爆曾考虑「拆分辉达」后发现 Nvidia 实在太强,黄仁勋奉上彩虹屁回应 ) (背景补充:黄仁勋:我都这样用 AI 让自己变更聪明,不担心 AI 抢人类饭碗 ) 如果你不用 AI,你会被使用 AI 的人取代, 我想我们都很确定这件事。 讲台上灯光洒下,NVIDIA 执行长黄仁勋用这句丝毫都不隐藏的警示,替 2025 年盛夏这场「Winning the AI Race」座谈定调。从就业到基础设施、从川普政策到晶片出口禁令,黄仁勋把复杂的技术,加上地缘政治拆解成可读的路线图,既是算力企业策略,也讲出了全球资本流动的现况。 黄仁勋提醒:AI对就业毫不留情 面对 AI 是否会淘汰工作的老问题,黄仁勋把答案拉到 100% 的工作转型。他称 AI 为「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均衡器」,就算没有程式背景,AI 也能手把手教人写程式、做设计。 在 NVIDIA 内部,每一位工程师都用 AI 辅助,工作量反而更大,因为单调琐碎被排除后,创意与实验涌现。他粗估 AI 将自动化约一半的日常任务,但同时扩大人类影响力,创造更多新职缺。这个「增强而非取代」的论点听来乐观,却很有杀伤力。 黄仁勋的结论是: 「如果你不用 AI,你会被使用 AI 的人取代。」 他言下之意是在催促企业和个人都得尽快补上 AI 普及率,否则所有职业链都会被重新洗牌。 AI 工厂的产业想像 AI 想像要落地,需要电力、资料中心与高速网路组成的新型「AI 工厂」。黄仁勋预估这将是「数兆美元」的市场,关键则是 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 超级晶片:推理效能高出前代 30 倍、可透过软体迭代再向上加速;透过 CUDA 生态系统与垂直整合方案,NVIDIA 不再只是卖晶片,而是提供端到端的平台,强化客户黏着度。 黄仁勋更提出「物理 AI」概念:未来所有工业公司都会同时经营传统工厂与 AI 工厂,例如 Tesla 一边造车、一边以 AI 模型优化产线乃至车辆自动驾驶。当所有移动的物体都接入 AI,旧有分工会被重写,而谁能先建好资料与算力基础设施,就握有下一个十年的主导权。 大赞川普、谈美中AI对抗 地缘政治是座谈的另一条对话线,黄仁勋罕见公开称赞川普「上任第一天就抓到 AI 与能源的重要」,大力赞同川普的政策基调,倡议再工业化与高科技美国本土制造。黄仁勋预估,接下来四年美国本土 AI 产业可望新增数兆美元产值,并强调「没有能源,就没有新产业」,抛出能源渴求的讯号。 美国对中国的晶片出口管制却让产业站在十字路口,黄仁勋认为全面限制输出晶片会「适得其反」,只会促使中国加速自研。他透露,自己成功游说川普政府,同意 NVIDIA 向中国销售 H20 AI 晶片,维持中国对美国技术栈的依赖,比切断更符合长期利益。这笔「放行」协议被视为华府在经济与国安之间的一次调整。 黄仁勋同时点名中国 AI 实验室在开源模型领域的进展,例如 DeepSeek、Kimmy 等,认为开源有利全球创新,也巩固美国技术栈作为标准。换句话说,他希望透过「半开放」维系矽谷与中国市场互相依赖,而不是走向脱钩,反而能让美国 AI 走得更快。 AI人才需要资本 AI 竞赛最稀缺的可能不是晶片,而是人才。市场传出「AI 研究员签下破亿美元合约」的故事,黄仁勋并不否认。他坦言自己亲自审核公司 42,000 名员工的薪水,并运用机器学习确保公平。他宁可往上调薪,也不愿流失关键工程师,因为「照顾好员工,其他会水到渠成」。 在工具与基础设施愈来愈强大的背景下,他相信 150 人的小团队就可能做出 OpenAI 级成果,对传统大企业构成冲击。小团队加上巨大算力的模型,让资本更追逐顶尖的专家个人而非机构,人才身价因此水涨船高。 从「100% 工作被重塑」到「兆级 AI 工厂」,黄仁勋用一连串逻辑圈起 AI 时代的四根支柱:技能、基础设施、地缘政治与人才资本。川普时期的能源政策和再工业化愿景,在他口中意外成了 AI 霸权的燃料。而对中国有限度开放,则显示华盛顿在兼顾矽谷产业的放软。 对黄仁勋的每一位听众而言,问题不再是 AI 会不会道来,现在是如何跟上 AI 工具的加速时刻。 相关报导 Tether投资帝国手握120家公司:涉猎比特币挖矿、AI,台湾XREX、 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 OpenAI合作甲骨文打造4.5 GW资料中心,星际之门AI总算力破5 GW AIT:美国与台湾洽谈在屏东九棚打造太空港,次轨道飞行到休士顿仅2.5小时 〈黄仁勋:我们都认同「不用AI的人会被取代」、适当开放中国市场能让美国更强〉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