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前正式施行全新的稳定币法规,象征著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以制度化方式推进其数位金融布局,这套法规将稳定币发行纳入与银行同等的监管层级,也预示著业界将展开一场关于合规与创新的角力赛。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主导的发牌制度已吸引了来自本地、中国内地、亚太与全球的业者表态有意申请,形成强烈市场关注,HKMA 亦明确指出,初期仅会核发极少量牌照,以控管市场情绪并维持审慎原则。
新制要求申请者必须提出具体且可持续的商业计画,并展现其在资本充足、风险控制与技术执行等方面的能力,法规的设计明显针对提升产业品质,筛选出真正具备商业可行性与监管合规能力的企业。
根据市场观察,目前在稳定币沙盒环境中进行试点的企业,包括京东 Coinlink、香港电讯与渣打银行等,已经展开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测试,涵盖电子商务结算、跨境支付与资产代币化交易等范畴。
S&P Global 分析指出,首批获发牌照的单位可能是已有稳健金融体系支援的大型银行或科技企业。相较之下,中小型银行或初创公司则可能因资本负担与合规压力而较难入场。
如蚂蚁集团旗下的新加坡与杭州子公司,已表态在法规生效后将正式递交申请 ; 香港 Web3 公司 IDA 亦计画加入竞争行列。这些动作无疑显示,稳定币领域已不再是早期探索阶段,而是进入了政策驱动与商业实践并行的新阶段。
新制度的核心在于强化市场信任,自 FTX 崩溃后,全球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合规性要求全面升级。香港此次采取与银行相当的标准,不仅能降低洗钱与诈骗风险,也更容易吸引有合规需求的机构与高资产投资者进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Web3 内容,点击注册:https://www.gate.com/
稳定币的监管制度化,让香港不再只是 Web3 或加密资产的实验场,而是逐步建立成可预期、可扩展、可合规的数位资产生态圈。未来几个月,随著首批牌照名单出炉与应用案例落地,这场监管下的数位金融竞赛,将正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