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編輯馬軼傑**5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據招股書披露,出門問問是一家以生成式AI與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業務的人工智能公司。 2012年,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在得到紅杉資本及真格基金的投資之後,辭去了谷歌自然語言科學家的職位回國創業,專注於語音交互技術。在今年早前ChatGPT概念大火之時,李志飛也曾和高調進軍人工智能行業的美團創始人王慧文有過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出門問問此前已經過多輪融資,投資方中匯聚了不少知名機構及產業巨頭。 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SIG海納亞洲、圓美光電、歌爾聲學、Google、大眾汽車集團,已累計向出門問問投資超過2.5億美元。公司一級市場的估值也早已突破10以美元,成為行業獨角獸。**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浪潮來襲,出門問問也將業務也從語音交互技術逐漸向人工智能傾斜。 **自2020年起,出門問問已向全球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服務,在AIGC應用場景下,出門問問通過旗下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提供配音解決方案。同期還有超過200萬輛汽車,預裝了出門問問的車載語音交互解決方案。此外,公司AIoT智能設備已累計銷售超過100萬件,主要為智能手錶品牌“TicWatch”。公司透露,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通用大模型的開發,市場擴張和解決方案營銷;潛在的投資收購機會等。 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全球AI市場的總規模已由2018年的713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1997億美元,預計將於2027年達到5624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23.0%。與此同時,中國AI市場也由2018年的84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319億美元,預計於2027年進一步增至1150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可達29.2%。 其中,AIGC通過算法模型生成內容的技術,已成為前景確定的人工智能商業模式。其應用場景包括音頻、文本、圖片、視頻、3D模型及數字人,可滿足企業及個人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全球AIGC的市場規模已由2020年的13億元增至2022年的46億元,預計2027年可達1275億元,未來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4.4%。而中國AIGC市場受強大的市場需求及增強的技術推動,也由2020年的1億元增至2022年的4億元,預計2027年或達326億元,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36.3%,潛在市場總量則可能超過1000億元。 財報顯示,2020-2022年,出門問問的營收分別為2.65億元、3.98億元以及5.00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614.6萬元、-2.76億元和-6.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AIGC的業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三年間增長近80倍,收入佔比也逐年遞增。不過出門問問也提示稱,由於AI行業技術創新不斷變快,公司的產品的競爭力和服務能力也將受到技術發展的影響,公司預計仍將在研發方面需要大量投入,也無法保證過往的營收增長能夠持續。此外,由於AIGC服務涉及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等問題,潛在的政策法規變化風險也將對公司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AI獨角獸出門問問擬赴港上市谷歌為公司主要股東
**來源:**財聯社
編輯馬軼傑
5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據招股書披露,出門問問是一家以生成式AI與語音交互技術為核心業務的人工智能公司。
在今年早前ChatGPT概念大火之時,李志飛也曾和高調進軍人工智能行業的美團創始人王慧文有過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出門問問此前已經過多輪融資,投資方中匯聚了不少知名機構及產業巨頭。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浪潮來襲,出門問問也將業務也從語音交互技術逐漸向人工智能傾斜。 **
自2020年起,出門問問已向全球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服務,在AIGC應用場景下,出門問問通過旗下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提供配音解決方案。
同期還有超過200萬輛汽車,預裝了出門問問的車載語音交互解決方案。此外,公司AIoT智能設備已累計銷售超過100萬件,主要為智能手錶品牌“TicWatch”。
公司透露,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通用大模型的開發,市場擴張和解決方案營銷;潛在的投資收購機會等。
與此同時,中國AI市場也由2018年的84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319億美元,預計於2027年進一步增至1150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可達29.2%。
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全球AIGC的市場規模已由2020年的13億元增至2022年的46億元,預計2027年可達1275億元,未來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4.4%。
而中國AIGC市場受強大的市場需求及增強的技術推動,也由2020年的1億元增至2022年的4億元,預計2027年或達326億元,未來5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36.3%,潛在市場總量則可能超過1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AIGC的業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三年間增長近80倍,收入佔比也逐年遞增。
不過出門問問也提示稱,由於AI行業技術創新不斷變快,公司的產品的競爭力和服務能力也將受到技術發展的影響,公司預計仍將在研發方面需要大量投入,也無法保證過往的營收增長能夠持續。
此外,由於AIGC服務涉及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等問題,潛在的政策法規變化風險也將對公司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