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ICM再掀資本市場變革 Believe引領新一輪Web3用戶入場
互聯網資本市場(ICM):新興趨勢還是又一輪炒作?
互聯網資本市場(ICM)是傳統資本市場的加密原生替代方案,允許創業者通過tokenization直接從網路社區籌集資金,繞過風投和IPO等繁瑣程序。以Believe App爲代表的平台在Solana鏈上率先推動這場變革,用戶只需在社交平台上@平台,就能輕鬆進行項目發行和投資。
盡管存在諸多批評,如缺乏監管、項目門檻過低等問題,ICM仍具有強勁的大衆採用潛力,尤其在通過簡潔的用戶體驗、法幣支付入口及病毒式傳播推廣Web3給普通用戶方面。爲實現長期發展,像Believe這樣的平台需要跳出短期炒作,推動創始人問責機制、優化token經濟模型、構建DAO治理,並實現真實效用,從而將ICM從一場熱潮真正轉變爲新的資本形成範式。
傳統資本市場背景
在傳統資本市場中,創業者往往依賴昂貴且耗時的融資方式,如IPO或風險投資。這種路徑存在不少挑戰:
從融資方看,創業者需應對冗長的申請流程、復雜的法律手續,還要不斷迎合投資人偏好,難以專注產品研發或社區建設。
從投資方看,早期投資機會基本被大型機構壟斷,普通投資者幾乎得不到份額,往往等項目估值暴漲後才能進入市場。
這種模式不僅效率低下、缺乏開放性,而且導致創作者和支持者之間激勵機制嚴重錯位。這些結構性問題反映出市場對一種更開放、直接、參與性更強的融資方式的迫切需求,而這正是ICM想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直接上市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融資方式,它跳過了傳統融資過程中昂貴且耗時的中介流程,爲創業者提供了新的選擇。ICM在很多方面與直接上市相似,但理論上還具備更多優勢,因爲創業者是直接通過區塊鏈來融資的。
ICM概念
ICM是加密行業中的一種新敘事方式。它讓創業者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爲自己的產品籌集資金,無需再經歷傳統資本市場中繁瑣的流程,只需tokenize自己的想法,就能立即獲得來自投資者的支持。
與傳統市場不同,傳統融資中投資者的股份通常由銀行或券商托管,而在ICM模式下,投資者通過自托管錢包直接持有自己的資金(token asset),完全掌握資產的所有權和流動性。這種方式不僅顯著降低了普通人參與投資的門檻,也讓項目方能更高效地獲取啓動資金。
ICM生態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ICM這一概念並不只是某種產品敘事的實驗性嘗試,它與Solana自身的戰略方向高度一致。根據Solana基金會發布的市場備忘錄,基金會提出了建設"互聯網原生版納斯達克"的願景——任何擁有錢包和互聯網連接的人都可以參與資本市場。
該備忘錄描繪了一個未來圖景:無論是股票、房地產,還是文化通證等金融資產,都可以通過全球共享的區塊鏈帳本,被任何人在任何時間自由獲取和交易,從而消除傳統金融中存在的諸多門檻和限制。
目前ICM生態的龍頭是Solana上的Believe App。這個平台允許創始人通過在社交平台上@一個帳號就能直接發布自己的token。它試圖顛覆傳統風險投資模式,提供一個去中心化、由社區驅動的替代方案,讓創作者和創業者掌握主動權。
這一切始於Web2創業者Ben Pasternak。他通過Clout平台發布了自己的token $Pasternak,其市值一度飆升至約7700萬美元,但由於技術問題項目最終崩盤。
隨後,該平台由Clout正式更名爲Believe,核心重心也從"個人"轉向"創意和項目",真正走向ICM方向。$Pasternak被逐步淘汰,平台也推出了新的核心token $launchcoin。平台的發展在被知名創始人轉發之後迅速獲得關注。隨後多個項目的token在Believe上獲得成功並實現了較高市值,這種病毒式傳播和用戶增長將平台整體市值一度推高至3.14億美元。
Clanker與Believe對比:爲什麼Believe比較成功
Clanker是另一種token發布平台,它同樣允許用戶通過社交媒體互動來創建自己的token,主要通過發推文或使用Farcaster進行操作。盡管在"發行方式"上Clanker和Believe看似類似,但在用戶體驗、敘事結構和增長潛力等方面,Believe擁有幾個明顯優勢,使它從一衆平台中脫穎而出。
生態影響
從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交易量還是活躍交易者數量,Solana鏈都遠超Base鏈,這爲Believe的擴張提供了更大的動能。此外,獲得Alliance DAO的支持,以及知名人士的轉發,也進一步加速了其增長。
用戶體驗
在Believe上發行要簡單得多——用戶只需填寫一個token簡稱並在社交平台上@Believe即可;而在Clanker上則需要額外的信息,比如名稱、圖標等。
除此之外,Believe的用戶界面更加直觀、簡潔。他們還開發了手機應用,並已上線App Store,用戶可以通過錢包或信用卡直接購買token資產。而Clanker目前僅有網頁端,且只能使用錢包購買,與傳統Web3啓動平台類似。
Clanker雖然簡化了token發行流程中的"賣出"環節,但用戶在購買時仍然需要一定的Web3知識,比如如何連接錢包、如何在Base區塊鏈上添加等。
而Believe則完全不同,它讓用戶無需任何Web3知識也能完成token的發行和購買操作。你可以直接通過社交平台發行,並使用信用卡或移動支付進行購買。這大大降低了參與門檻,吸引了大量Web2用戶進入Web3世界。
比如,Web2創業者Alex Leiman(開發類slither.io的Web3遊戲noodle.gg)就選擇在Believe上發行他的新token $noodle。
敘事與願景:ICM與Meme平台的區別
Believe是最早提出"互聯網資本市場(ICM)"敘事的項目之一,它強調的是圍繞真實想法與項目發行,以支持其發展,而不僅僅是炒作無實際價值的meme。這種更高層次的願景,更容易引發社區的共鳴,吸引那些希望參與有意義建設、追求長期價值的用戶。
相比之下,Clanker更像是一個專注於短期投機與交易的meme發行平台。它缺乏清晰的敘事方向,也沒有長期發展願景,因此吸引力局限於"短線玩家",難以建立持久的用戶黏性和生態建設力。
爲什麼ICM可能也只是另一波Meme炒作
ICM背後的理念確實非常吸引人。然而,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始終存在取舍。當你節省了時間和門檻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犧牲了一部分保護機制。
創始人無需承諾任何責任
與傳統資本市場不同,傳統項目在進行IPO前通常需要經過嚴格的路演、盡職調查和監管審批。而在ICM中,創始人只需要在官方社交平台上@Believe,就可以輕鬆發布自己的token。
但問題在於:創始人沒有任何交付承諾或法律義務,也沒有保障機制確保他們兌現最初的目標。這種缺乏責任制的機制令人擔憂,尤其是在現實中甚至出現過一些"總統級"帳號轉發某個token的合約地址,事後卻以"帳號被黑"爲由刪帖或撇清關係的情況。這也揭示了ICM模式在開放但無監管狀態下的巨大風險。
根據LaunchCoin的官方指南,爲了避免token本身被歸類爲證券或投資產品,平台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法律合規要求。例如:token不得代表股權,也不能暗示任何形式的收益回報。它們的設計初衷應更像是數字紀念品,讓支持者可以表達對項目的支持,而不是一種能帶來收入、分紅或利潤分享的證券。
這也揭示了一個關鍵問題:token本身與底層項目之間存在巨大脫節。根據指南,token本質上和meme coin非常相似——它沒有實際用途,存在的意義更多是作爲"支持某位創始人"的象徵。
雖然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幫助項目方籌資並推動項目進展,但很多投資者可能會誤以爲自己是在參與一個優質的早期投資機會。許多人自認爲是在扮演天使投資人,幫助努力中的創業者,然而事實是:這些代token並不承諾任何回報,也沒有任何保障機制。
被濫用的敘事
從當前市場數據來看,ICM的最初願景是支持創始人和他們的項目,但現在正在被明顯濫用。在平台市值排名前三的項目token中,有兩個本質上就是meme coin。
ICM原本是爲了賦能真正有創造力的建設者,但現在的情況卻很諷刺:許多人只是借用"支持項目"的敘事包裝,實質上仍在制造一輪輪的meme熱潮。這些毫無建設意義的token,反而比真正需要資金支持的項目更受關注、更出名。
ICM的下一步是什麼
目前在Believe上發行token對創始人來說是零成本的,但其的市場表現卻高度依賴於項目本身的持續推進。爲了激勵創始人持續更新項目、保持社群對項目的關注度,Believe應該考慮對現有的經濟模型進行優化。
比如,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設置懲罰機制:如果創始人長時間不更新項目或處於"失聯"狀態,他們將無法領取交易手續費收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