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最近看到 @Galxe 推出的 #Starboard# 系統,感覺挺有意思的。它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內容平台,而是一個內容激勵系統,目標是讓創作者能更直接地從 Web3 項目中獲得回報。@KRNL_xyz 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走的路線也挺有代表性。
KRNL 提出了一個“執行分片”的概念,說白了就是把原本只能在一個鏈上處理的智能合約任務,分成多個小塊(叫 kernel),分別在不同鏈上執行,然後最後再統一協調結果。這種方式能解決現在鏈上很常見的擴容問題、跨鏈問題,還有安全風險。以前很多跨鏈橋都被打過,這種執行分片可以減少橋的使用,自然也就安全了不少。
最打動我的是他們不是爲了概念而概念,而是真的從開發者角度去思考:怎麼降低開發門檻,怎麼加快部署速度,怎麼提高合約的響應能力。比如 KRNL 可以讓 smart contract 像接插件一樣去“外掛”新的執行邏輯,而不需要你整個系統重寫。這點對於做跨鏈 dApp 的團隊來說太友好了。
Starboard 的引入其實也很巧妙,它是一個內容激勵機制,但反過來推動了開發生態的建設。內容創作者輸出項目認知,用戶了解項目,項目得到流量,最後落地到像 KRNL 這樣的技術項目上,整個鏈條非常順。
如果說現在很多 Web3 項目還停留在空轉階段,那 KRNL 就是想跳出“寫個白皮書、做個概念”的套路,真正搞點落地的東西。Starboard 只是個入口,後面的生態才是真正能看出深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