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stein 報告揭秘 ETH 質押收益與潛在風險,傳統巨鯨如何佈局?

經紀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以太坊(ETH)儲備與專注於比特幣的公司在資產管理方面有所不同:它們都持有 ETH 作為儲備資產,並透過質押來產生現金流。然而,分析師指出,這種模式也伴隨著流動性風險和智慧合約風險——這些都是公司在部署資本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份報告深入分析了以太坊儲備策略的優勢與挑戰,為企業在加密貨幣資產配置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以太坊儲備策略:質押收益的吸引力

伯恩斯坦的報告指出,以太坊儲備的一個明顯優勢是:它們透過質押產生實際收入,這些收入可以計入營業利潤。質押是指質押資產以支持網路運作的過程。以太坊以及 Solana 等其他權益證明網路並不像比特幣那樣依賴能源密集的挖礦模式,而是依靠質押來驗證交易。

該報告發布之際,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著手建立以太坊儲備。根據伯恩斯坦的數據,7 月份,SharpLink Gaming (SBET)、Bit Digital (BTBT)和 BitMine Immersion (BMNR)等公司共累積了 876,000 個 ETH。值得注意的是,BMNR 的 ETH 持有量剛剛超過 20 億美元,並計劃持有並質押該網路 ETH 總供應量的 5%。同時,SharpLink 也持有超過 13 億美元的 ETH。

質押收益的挑戰:流動性與智慧合約風險

然而,伯恩斯坦也強調,以太坊儲備策略伴隨著流動性風險和智慧合約風險。

流動性風險: 伯恩斯坦寫道:「質押 ETH 以最大化收益可以產生實際的現金流收入,但質押合約通常需要等待數天才能贖回,從而產生流動性風險。因此,ETH 持有者需要在獲取流動性和優化收益之間取得平衡。」

智慧合約風險: 報告補充說,更複雜的策略,例如重新質押(例如特徵層模型)或從 DeFi 協議產生收益,也會增加智能合約的安全風險。這意味著,雖然可以透過更複雜的策略來提高收益,但同時也增加了潛在的技術風險。

以太坊與數位金融經濟的擴張

伯恩斯坦強調,由數位美元和代幣化資產推動的網路金融經濟的成長將增加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交易量和用戶數量,尤其是一家知名加密服務商和 Robinhood 等平台營運的 Layer-2 解決方案。

伯恩斯坦評估:「ETH 作為以太坊網絡的原生資產,在交易費收益以及代幣回購和銷毀模式的支持下,將直接受益於這一數字金融經濟的擴張。」

以太坊價格展望與與比特幣儲備的比較

以太坊價格週一突破 3,900 美元,創下 12 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隨後略有回落。受 ETH 國庫券增長、《GENIUS 法案》通過後監管環境更加有利以及市場對以太坊潛力日益增長的預期推動,以太坊價格在一個月內上漲了 50% 以上。許多分析師預測 ETH 很快就會突破 4,800 美元以上的歷史峰值,傳奇交易員 Arthur Hayes 甚至預測 ETH 今年可能會達到 10,000 美元。

BitMine Immersion 總裁 Tom Lee 在一份關於 X 平台的報告中表示,根據該公司委託分析師研究的重置價值估算,ETH 價格可能上漲 18 倍,約合 6 萬美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BitMine 發表如此樂觀言論的動機顯而易見,因為它持有大量 ETH。

以太坊國庫券目前正效仿 Strategy 開創的模式。Strategy 在比特幣表現不佳多年後,於 2020 年放棄了其軟體,轉而購買比特幣。以目前價格計算,Strategy 目前持有近 720 億美元的 BTC。然而,Bernstein 指出,ETH 的風險管理需要更深入的參與。

伯恩斯坦寫道:「邁克爾·塞勒一直堅持認為,比特幣是作為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資產持有的,而不是藉出去產生被動收益。Strategy 高度重視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管理。」他們補充說:「根據市場情緒,該策略還會不斷在債務和股票發行之間切換,以維持安全的債務比率。」這顯示,雖然以太坊儲備可以透過質押產生收益,但其風險管理策略需要比比特幣儲備更為積極和複雜。

Bernstein 的報告為以太坊儲備策略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儘管透過質押產生收益是以太坊儲備相較於比特幣儲備的顯著優勢,但流動性風險和智慧合約風險也必須被充分考慮。隨著數位金融經濟的擴張,以太坊生態系統將持續受益,而企業在採用以太坊儲備策略時,需要在收益最大化與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

ETH0.3%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