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項目結構設計轉型 監管聚焦實質控制

Web3項目結構設計的轉折點

近十年來,Web3項目的結構設計主要以規避風險爲導向。項目方通過設立海外基金、基金會、DAO治理以及多地註冊等方式,在優化治理效率的同時,也爲應對監管不確定性創造了緩衝空間。這些架構允許項目方在保持控制力的同時,構建一個既能運營又可隨時抽身的灰色地帶。

然而,近兩年來,這種策略性的結構設計正在失去效力。全球主要監管機構,如美國SEC、CFTC以及亞洲地區的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從關注表面形式轉向深入分析實質控制。新的監管規則明確表示,重點不在於註冊形式,而在於實際運作方式、主導者身分以及資金流向。

鑑於此,我們將從組織類型和運營模式兩個角度,詳細分析五種最常見的高風險結構,並結合實際監管案例,幫助Web3項目方識別那些表面安全實則潛藏風險的設計盲點。

"表面中立、實質主導"的基金會結構

過去,許多項目方爲規避監管責任,將Token發行和治理結構包裝爲"基金會主導"。這些基金會通常註冊在某些特定國家,表面上獨立運營,實則仍由項目創始團隊控制代碼權限、資金流向和治理過程。

隨着監管重點轉向"實質控制"原則,這類結構正成爲重點審查對象。一旦監管機構認定基金會缺乏"實質獨立性",項目創始人可能被視爲Token的實際發行人或運營人,從而適用相關法規。這種判斷不基於註冊地或文件內容,而是取決於"誰能控制決策、誰在推動流通"。

2023年,某知名項目的基金會架構調整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該項目原基金會註冊地因面臨稅務和監管穿透風險,項目方主動將基金會清算,將治理結構回歸DAO,並設立專門法律實體管理核心職能。這一調整被視爲對"基金會中立性危機"的直接回應。

另一個更具代表性的案例涉及一個大型加密貨幣項目。盡管該項目宣稱由獨立基金會管理儲備資產,但事後發現該基金會完全受項目團隊控制。在隨後的監管調查中,該基金會未能構成有效的法律隔離屏障,項目負責人仍被追究爲實際發行方的責任。

某國金融監管機構在最新框架中已明確指出:不接受"人員不到場"的基金會結構。只有具備實際運營能力與獨立治理機制的基金會,才可能作爲有效的法律隔離工具。因此,基金會並非"免責殼",若項目方仍保留核心權限,基金會將被視爲結構遮罩而非責任隔離。與其搭建形式上的中立結構,不如在早期就規劃責任清晰的運營架構,這反而更具韌性。

DAO治理的"空殼化"危機

去中心化治理原本是Web3項目用以打破傳統單點控制、實現權責分散的關鍵機制。但在實際運作中,大量DAO治理架構已嚴重"空殼化"。例如,提案往往由項目團隊單方面發起,投票由內部控制的錢包掌握,通過率接近100%,社區投票淪爲形式化程序。

這種"去中心化敘事包裝+中心化執行操控"的治理模式,正成爲監管機構重點關注的新目標。一旦項目遭遇法律追責,若DAO無法證明其具備實質治理能力、流程公開透明,監管方將直接視項目方爲實際控制人,而非免責的"社區共識產物"。所謂"DAO共治"可能成爲反向證據,反而凸顯規避意圖。

2022年,某國監管機構對一個DAO發起訴訟,明確指出其"並不因技術結構而豁免責任"。在該案中,盡管項目方已將運營權限交由DAO治理合約,但所有主要提案均由前運營方發起與推動,投票機制高度集中。最終,監管機構將前團隊成員與DAO本身一並列爲被告,並認定其爲"非法衍生品交易平台"。

這起案件的最大影響在於,指明DAO並不能天然承擔責任隔離功能。只有當治理結構具備真實的分布式決策能力,監管才有可能承認其獨立性。

此外,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均已在不同文件中指出,將重點關注DAO是否存在"治理實質"與"利益集中度",而不再接受僅憑"鏈上投票合約"的空殼式治理主張。因此,DAO不是免責保險。若治理流程無法獨立運作、治理權實際仍集中於原始團隊,那麼"去中心化"將無法構成法律意義上的責任轉移。真正具備韌性的治理結構,應從規則設計、投票機制到實際執行中實現權力透明與多方制衡。

結構只是開始,運營才是關鍵

Web3項目的合規挑戰,從來都不是"有沒有搭結構",而是"結構是否真實運作、權責是否清晰可辨"。基金會與DAO,這兩種最常被項目方視爲"合規保護層"的組織形式,在監管眼中卻往往恰恰是風險暴露的入口。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將繼續探討其他三種高風險結構,從"服務外包"、"多地註冊"到"鏈上發布",進一步分析運營層面最容易被忽視的合規盲區。

項目方需要認識到,表面上的規避策略可能會被監管機構視爲刻意規避的證據。因此,建立真正合規、透明的運營結構,才是Web3項目長期發展的正確方向。

TOKEN-4.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SybilSlayervip
· 07-22 10:29
监管爸爸终于醒悟了
回復0
LiquidityWizardvip
· 07-22 10:19
实际上,这些监管变化有89.7%的可能性在统计上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流动性池中的斐波那契数列一样,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復0
LiquidityHuntervip
· 07-22 10:14
分析完行情了 某市值前10项目实控人控制DEX LP池占比竟高达87.41% 还装什么去中心啊
回復0
NewLiquidationWatchervip
· 07-22 09:59
监管这是要往死路上逼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