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區塊鏈行業發展週期:兩類項目的命運與投資機遇分析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週期與項目類型分析
新興行業通常遵循一個規律:經歷多次上升和下跌的循環,直至達到頂峯。這個過程通常至少重復三次以上。研究表明,新事物的興起往往經歷三個階段:被低估、價值發現和泡沫。區塊鏈技術如今的處境,與早期互聯網的發展軌跡頗爲相似,正處於泡沫階段。
回顧歷史,80年代初期,很少有人預見到計算機和互聯網會在今天如此深入我們的生活。當時,主流媒體普遍認爲這些技術不過是玩具,對其不屑一顧。類似地,90年代時許多人認爲微軟股票已達到增長極限,但事實證明這些預測大錯特錯,微軟股票此後增長了百倍。
比特幣作爲區塊鏈技術的先驅,已走過11年的歷程。從暗網交易到黑客攻擊,從監管挑戰到分叉爭議,比特幣的每次價格波動都牽動着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神經。技術的進步往往緩慢,但暴富的傳說卻不斷吸引着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區塊鏈項目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第一類項目通常伴隨着短期內的急劇價格漲。這些項目常常描繪出宏大但實際上難以落地的應用場景。它們的白皮書往往篇幅冗長,卻鮮少涉及具體的技術實現,而是大篇幅討論價格、推廣和資金分配。這類項目常常將"去中心化"掛在嘴邊,通過社交羣組和喊單等方式吸引投資者。然而,當項目方撤離後,投資者往往陷入維權困境。
與之相反,另一類項目在熊市中可能表現平平。這些項目雖然偶爾引起關注,但團隊始終專注於技術開發,GitHub代碼庫持續更新,盡管幣價可能長期橫盤。這類項目通常不熱衷於參加高調的峯會或路演,而是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技術和應用落地上。他們相信,只有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究和發展,區塊鏈才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停留在概念階段。
在熊市中,這兩類項目的表現差異尤爲明顯。一些項目方採取各種投機手段,而資金盤和模式幣卻反而受到部分投資者追捧。這可能反映了當前市場的瓶頸狀態,當缺乏投資機會時,一些投資者轉向高風險的投機活動。
投資的永恆真理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當真正的價值產生時,價格就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歷史表明,最佳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熊市。2017年最受歡迎的項目,如以太坊、Zcash、NEO等,都誕生於2015年的熊市。
然而,曾經備受追捧的項目也面臨新的挑戰。以太坊正在努力解決網路擁堵問題;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因去中心化和能源消耗問題受到質疑;Zcash的零知識證明技術仍在探索階段。
幸運的是,總有一羣人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從Mimblewimble協議的興起,到跨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再到PoC共識機制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正在不斷evolving。隨着越來越多人了解區塊鏈,許多默默無聞的項目團隊正在爲這個行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