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生態全景解析:從銘文到Layer2的發展與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幣生態全景深度解析

比特幣生態從2023年開始的火熱離不開Ordinals協議和BRC-20的推動,讓原本僅作爲價值存儲和交換的比特幣還能作爲資產發行的場所,極大拓寬了比特幣的使用場景。

本文將深入探討比特幣生態的歷史發展以及生態中最核心的三個方向:資產發行協議、擴容解決方案以及基礎設施,剖析其發展的現狀、優勢與挑戰,探討比特幣生態的未來。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一、爲什麼需要比特幣生態

比特幣作爲最早的區塊鏈,在公衆和投資者心中擁有最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其去中心化程度高,創始人中本聰已經隱匿,整個鏈都由社區推動發展。此外,比特幣生態中出現了銘文這類創新性的Fair Launch場所,給予了散戶更多的話語權。

這些特點使得雖然BTC在TPS、出塊時間方面弱於以太坊,但仍有大量開發者希望在上面引入智能合約,進行應用開發。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二、比特幣生態項目發展現狀分析

1. 資產發行協議

目前主要有以下幾類協議:

  • Ordinals & BRC-20:通過爲Satoshi編號並附加內容,實現類似NFT的功能。BRC-20基於Ordinals實現類ERC-20代幣功能。

  • Atomicals & ARC-20:以UTXO爲單位進行索引,將內容刻在UTXO中。

  • Runes & Pipe:在UTXO腳本中銘刻Token數據,Token交易依賴BTC網路。

  • BTC Stamps & SRC-20:將數據存儲在BTC的UTXO中,確保數據永久留存。

  • ORC-20:BRC-20的升級版,賦予更高靈活性和經濟模型豐富性。

  • Taproot assets:與閃電網絡直接集成的協議。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2. 鏈上擴容

主要包括SegWit升級和Taproot升級:

  • SegWit升級:通過重新組織交易數據結構,將交易籤名數據分離,有效增加區塊容量。

  • Taproot升級:引入Schnorr籤名、新的腳本類型等,提高隱私性和智能合約功能。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3. 鏈下擴容:Layer2

主要類型包括:

  • 狀態通道:如閃電網絡,在鏈下構建通信通道進行高頻交易。

  • 側鏈:如Rootstock、Stacks等,獨立區塊鏈網路與主鏈並行運行。

  • Rollup:如Merlin Chain、B² Network等,將計算和數據存儲從主鏈轉移到Rollup層。

  • 其他:如RGB協議,採用客戶端驗證模式運行智能合約。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4. 基礎設施

主要包括:

  • 錢包:如Unisat等支持Ordinals和BRC-20的錢包。

  • 去中心化索引:如Trac Core等致力於解決BRC-20索引中心化問題。

  • 跨鏈橋:如Polyhedra Network等提高比特幣互操作性。

  • 質押協議:如Babylon等允許BTC在PoS鏈上質押獲得收益。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三、比特幣生態發展的挑戰和局限性

  1. BRC-20需要解決去中心化索引的問題

  2. 目前擴容仍處於非常早期階段,無法承載大規模應用

  3. 比特幣生態需要尋找自己的原生場景,單純copy現有應用較難突破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四、總結

銘文的爆火讓用戶和建設者重新關注比特幣生態。未來比特幣生態需要圍繞其資產屬性,在資產安全性、發行和收益等方面尋找原生應用場景,而不是簡單復制以太坊的發展路徑。目前比特幣生態仍處於早期階段,對真正想創新的團隊來說仍有巨大機會和探索空間。

2萬字雄文:全面詳解BTC生態全景

BTC-1.2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Token经济学人vip
· 07-20 08:59
其实,ordinals只是比特币NFT的重新品牌化……说实话,没什么革命性。
查看原文回復0
GateUser-a606bf0cvip
· 07-20 08:57
L2不如铭文来钱快
回復0
GasFee_Criervip
· 07-20 08:51
没看懂,又割一波?
回復0
ForkItAllvip
· 07-20 08:50
玩不明白啊玩不明白
回復0
¯\_(ツ)_/¯vip
· 07-20 08:43
btc就是内卷王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