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兩個月賺 400 萬美元,揭祕 James Wynn 的「對沖小號」
撰文:@dethective,鏈上偵探
編譯:Ismay,BlockBeats
編者按:本文通過鏈上數據與帳戶行爲分析,揭示了 James Wynn「虧損人設」KOL 背後精心編排的對沖操作:表面上爆倉虧損,實則暗中盈利。在加密世界中,身分與資金往往可以輕易隱藏,但交易記錄不會說謊。
以下爲原文內容:
我找到了 James Wynn 使用的 Hyperliquid 帳戶,他一直在跟自己對賭。
一邊做多比特幣
一邊做空比特幣
之前一直有人懷疑這點,現在我有確鑿證據了。
我是怎麼找到這個錢包的?
我注意到 James 靠邀請返佣賺了 4.4 萬美元;其中有 1.6 萬美元來自一個單一錢包;這個錢包的交易量高達 10 億美元;
更關鍵的是,這個錢包註冊時間早於 James 開始分享邀請連結。
巧合嗎?
深入分析交易情況,這兩個錢包交易的幾乎是同一組代幣。
又是一個巧合嗎?
接下來,深入分析比特幣交易。大家都知道,他是靠一系列瘋狂的比特幣交易走紅的。
我把兩個帳戶的交易標在了圖上:
代表隱藏帳戶的交易
代表公開帳戶的交易
可以看到,他們總是站在對立的一邊。
在那個隱藏帳戶上,他是賺錢的,沒錯,這個帳戶沒有任何爆倉記錄。
目前帳面盈利高達 420 萬美元。
當前持倉情況:他現在正以 25 倍槓杆做多 ETH。
有意思的是,他這筆操作幾乎跟他朋友 Andrew Tate 的交易一模一樣。
正如大家一直懷疑的那樣,他其實並沒有虧多少錢,現在我們終於有了證據。但問題在於——他那套「慘賠人設」卻成了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
如今他已經擁有:
37 萬粉絲
2360 個「聰明粉」(拜托,別再關注他了)
一輩子都賺不到的 Yaps
這一切都讓他獲得了足夠的「信譽」,去推銷自己的 Meme 幣、販賣課程,甚至想盡一切辦法繼續變現。
每當這種事情在網上爆紅時,我總會不斷看到同一個評論:
「他不是虧了 9000 萬美元,現在才賺 400 萬?」
讓我來解釋一下:
他並沒有虧掉 9000 萬美元。那只是他某天盤中一度達到的未實現收益,並不是實際到手的錢。
當他的主帳戶顯示盈利 9000 萬美元的同時,其他帳戶其實在虧錢(這就是對沖的基本原理)。
沒錯,對沖的倉位規模可能並不完全相同,這點我認同。
如果他在 Hyperliquid 上下了這筆單,那他很可能也在其他平台(比如他經常轉帳的 Binance)做了同樣的操作。
他之所以爆紅,就是因爲大家看到那個誇張的「9000 萬美元」數字,只看標題就信了。
如果我們用「最高未實現收益」來評判一次交易,那說白了,幾乎每個人在某個時刻都「虧」過幾百萬。
看着那些背景強、經驗足的人也輕易被這種情緒化營銷騙到,只能說明——這招,確實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