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繼 Taproot 之後,4 年裏比特幣最重要的一次升級
撰文:Jaleel 加六
這幾天,外網針對取消 OP_RETURN 限制的提案沸沸揚揚——這是比特幣 Bitcoin Core OG 開發者 Peter Todd 發出的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HBO 曾在大肆宣傳的紀錄片《貨幣電氣:比特幣之謎》中指認 Peter Todd 就是中本聰,這導致 Peter Todd 收到大量撥款請求和威脅,目前已躲藏起來生活。)
雖然社區裏對這 OP_RETURN 改動的質疑聲不少,但根據比特幣開發者、Blockstream 核心貢獻者 Greg Sanders(暱稱「instagibbs」)於 5 月 5 日在 GitHub 上 發布的公告:在下一次網路升級中,Bitcoin Core 將不再對 OP_RETURN 做任何字節或數量的限制。
OP_RETURN 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比特幣是一部永遠無法篡改的帳本,每筆交易都像往上面寫下一行記錄。
而 OP_RETURN,就好像在書頁邊緣貼上一張「便條」——你可以寫幾十個字的文字或小段數據進去,這條便條被系統標記爲「只讀」,別人既拿它當不了錢,也不會對帳本其它「錢」的記錄產生任何影響。
之所以要有這樣一個「便條」功能,是因爲有時候人們希望把一些額外信息(比如法律證明、短消息、紀念日甚至表白)永久地釘在鏈上,但又不想佔用 UTXO 那塊用來存放「可交易」比特幣的空間。借助 OP_RETURN,這些信息就像廢紙一樣被丟進一只抽屜——節點只留痕跡、不佔存量,鏈上的「可用錢」依舊幹淨利落。
過去,爲了防止有人寫長篇「便條」把網路塞爆,Bitcoin Core 默認只允許每筆交易裏出現一個 OP_RETURN,且最多存 80 字節的內容,超過時節點會直接拒絕中繼,也不會幫忙打包。
現在,80 字節、單條數的限制全沒了——想寫多長寫多長,幾個便條都行,節點都自動中繼、礦工都樂意打包。
但事實上,一直以來就有人正在繞過 80 字節。
之前有 OP_RETURN 限制的時候,也有方法可以繞過去 80 字節的限制,再嚴的過濾和中繼策略都擋不住真正想在比特幣上寫數據的人。因爲只有礦工和手續費才決定哪些交易上鏈,給礦工更高獎勵,他們自然傾向於打包更多交易,玩法不會因節點策略而改變。
比如大家知道比較多的,Tapoort Wizz 大巫師 NFT 一張接近 4M 的圖片塞滿了一個區塊,還有當年 Ordinals 銘文、符文這些都是用各種「繞路和變通」的方法,繞過了限制,有的甚至寫進了可被花費的輸出,反而更佔資源。
這更符合比特幣的精神?
根據比特幣開發者 Greg Sanders 發布的公告和各種開發者的贊同意見,我們可以知道首先 Bitcoin Core 在交易傳播(relay)階段自有一套「標準策略」(standardness policy),用來在交易到達礦工前做三層把關:一是防範「拒絕服務」攻擊,拒絕那些算力、內存或帶寬消耗遠超手續費的交易;二是通過策略引導錢包作者構造既省手續費又不制造冗餘 UTXO 的交易;三是保留升級安全——把未知的操作碼或版本位當成「非標準」,直到軟分叉正式激活爲止。
OP_RETURN 和它那 80 字節的上限,正是這套理念的產物:給用戶一個可被證明「不可花費」的輸出,既能存小段承諾或哈希,也能讓節點不把它計入 UTXO,從而避免鏈上「血本無歸」的垃圾輸出。
可現在這個軟性限額反倒成了雞肋。一方面,私有礦池和一些中心化服務根本不執行這條規則,任何想寫大量數據的人,都能通過繞過策略——要麼直接付費給礦工,要麼用 bare‑multisig、假公鑰、甚至可花費腳本把信息藏進去——把要寫的內容照樣塞上鏈;另一方面,動不動就再加一堆黑名單過濾,只會演變成「貓捉老鼠」的博弈,既攔不住最基本的數據寫入,又增加了誤傷用戶資金的風險。
贊同方的開發者認爲,徹底移除 80 字節上限後,節點和錢包能享受到兩大實際好處:一是 UTXO 集更幹淨,數據都裝進一個明明白白的「不可花費」OP_RETURN 輸出裏,而非糾結在各種花哨的腳本或多個交易裏;二是節點對傳播哪些交易「說是」更統一,和礦工實際打包的內容保持一致,錢包的手續費估算和緊湊區塊中繼也更靠譜。
比特幣開發者對比了三種方案,目前採用的「取消」方案在社區中聲勢最大。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爲此次取消 OP_RETURN 限制,正是對比特幣「透明簡約」精神的最好詮釋:當一個策略已經失去應有的作用,卻依舊被保留,只會徒增復雜度和摩擦;將其剔除,則讓節點軟件更輕、更純粹,也讓每一筆交易的傳播、打包都無須繞彎——礦工只需根據手續費高低來決定優先級,費率市場自然調節各種需求的競爭。
而一旦鏈上真的出現了過度寫入、吞噬資源的威脅,比特幣生態還有一整套經過考驗的「靶向」防護:籤名操作限制、前後代交易數上限、dust 規則……這些精準打擊特定濫用場景的手段,比那一刀切的「80 字節」要靈活得多,也更能在不傷及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保護每一位節點與用戶。
BTC 將變成山寨幣?
其中最知名的反對者,應該屬 Luke Dashjr 莫屬。
作爲比特幣 OG,曾表示「Ordinals 協議是對比特幣的攻擊」、「銘文是垃圾,是 bug,可修復」的 Luke Dashjr,過去一直是 Ordinals 協議直言不諱的批評者。
這一次,他仍舊堅定了站在「保守」方,認爲取消 OP_RETURN 限制是一個非常瘋狂的事,是對比特幣的攻擊,他和其他人認爲,取消限額將導致垃圾郵件和更高的交易費用。
能看出,目前爭論和分歧的焦點在於,取消 80 字節 OP_RETURN 限制是否會提高透明度並簡化比特幣的數據使用,或者是否會爲濫用、垃圾郵件和比特幣偏離金融重點打開大門。
Ocean 礦池副總裁 Jason 是批評聲音最強烈的人之一,他爲此失眠,甚至直言:「這個變化將使比特幣變成毫無價值的山寨幣。」
Botanix Labs 創始人 Willem Schroe 表示,他認爲開發者應該把比特幣作爲貨幣系統,而不是數據存儲平台。而另一位比特幣核心開發者 Mechanic 的觀點也類似:比特幣不應該被用於任意文件存儲,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確保這一點。
一些業內頗有影響力的 KOL,如 Samson Mow,正在鼓勵節點運營商不要升級他們的 Bitcoin Core 版本,或者改用 Knots。
截至撰稿時,根據 Clark Mood 的數據來看,Bitcoin Knots 節點的使用率超越了最新版本的 Bitcoin Core 節點。
這又是一次比特幣共識的挑戰,就像之前發生過的許多次那樣。當然這也讓我們意識到,雖然比特幣相比大多數網路都更保守,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下一次升級之後,我們也有可能會得到比 Ordinals 、Atomicals、Runes 更簡潔和優雅的協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