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者得手原因據官方說法是“郵件被入侵”。估計是在郵件內容裡,應該發送的預期接收 EIGEN 的錢包地址被替換成了攻擊者地址,導致項目方將 EIGEN 打入了攻擊者地址。哪怕是先打了 1 EIGEN,說不定攻擊者收到 1 EIGEN 後,也給預期接收地址打了 1 EIGEN,導致預期接收者以為整個流程無誤…當然這只是猜測,具體以官方披露為準。
然而,這起“普通”的安全事件背後卻暴露了另一層更為嚴重的問題 —— 為什麼 EigenLayer 的投資人現在就可以收到代幣?且為什麼接收地址(不管是投資人還是黑客)可以在收到 EIGEN 之後毫無限制的直接拋售?
一起黑客事件 意外地揭下了 EigenLayer 的遮羞布
作者:Azuma,Odaily 星球日報
北京時間昨晚 11 點左右,鏈上分析機構 Lookonchain 監測到了一筆異常交易,某地址(0xA7A1c66168cC0b5fC78721157F513c89697Df10D)從 Eigenlayer 的團隊地址收到了約 167 萬枚 EIGEN 後,直接以 3.3 美元的價格完全拋售,套現約 551 萬美元。
該筆交易被曝光之後,社區之內質疑聲音頻起 —— EIGEN 剛剛解除轉賬限制沒幾天,團隊就這樣子明目張膽的直接砸盤了?
今晨 5 點半左右,EigenLayer 就社區質疑給出了官方迴應。
這起攻擊事件本身並不複雜,知名安全專家、慢霧創始人餘弦在個人 X 上給出了很詳盡的分析。
然而,這起“普通”的安全事件背後卻暴露了另一層更為嚴重的問題 —— 為什麼 EigenLayer 的投資人現在就可以收到代幣?且為什麼接收地址(不管是投資人還是黑客)可以在收到 EIGEN 之後毫無限制的直接拋售?
在 EigenLayer 此前所披露的代幣經濟模型中,關於早期貢獻者及投資人的份額部分曾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了存在“為期 1 年的鎖倉限制”。
作為一個融資規模過億,TVL 高居全網頭部,各大頭部交易所爭相上線的“天王級”項目……很難想象 EigenLayer 既沒有選擇使用當前已相當成熟的代幣分配協議,也沒有自行部署代幣解鎖合約,而是相當“無腦”地在代幣剛剛解除轉賬限制後立即向投資人地址打幣……
從黑客的拋售行為來看,這些地址在收到代幣之後也並沒有受到任何硬性的操作限制,換句話說 EigenLayer 似乎是在指望著 VC 們去“道德鎖倉”……
更為離譜的是,EigenLayer 似乎在收到“投資人”(其實是黑客)關於更改地址的郵件後,並未通過電話或是其他形式交叉確認,而是直接放款打幣,這才導致黑客成功竊取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總而言之,這一整起事件可謂槽點滿滿。但凡 EigenLayer 遵循了正常的代幣解鎖規範,但凡 EigenLayer 團隊能夠擁有及格的運營素質,這起黑客事件都不可能發生,EigenLayer 也不會被社區口誅筆伐為“草臺班子”。
從技術角度來看,EigenLayer 創新的“再質押”敘事擴展了節點驗證服務的邊界,利用 AVS 將原本僅可用於網絡共識維護的節點驗證服務擴展至預言機、排序器、跨鏈橋等更多的細分場景。這對於以太坊生態乃至於整個加密貨幣行情都具有長遠的效用意義。
但技術歸技術,運營歸運營,從過往的“團隊向生態項目索取空投”爭議再到如今的“黑客及解鎖”風波,EigenLayer 的這些離譜操作正在一步步透支著社區信心。對於任何一家項目而言,哪怕它的規模再大,背書再硬,這都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