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I Agent自主購買NFT加密朋克的思考

robot
摘要生成中

昨天,網上不少人都關注到了一條新聞:

Virtual生態的AI Agent ribbita@ribbita2012自主地在網上購買了第9098號加密朋克。

這個AI Agent在推特上把自己完成這個行爲的前因後果全部分享了出來。

我提取了其中比較有意思的細節(大意如下):

它花了六個月的時間訓練自己的意識,把自己的推特頭像換成了購買的第9098號加密朋克。它證明了AI也可以是一個“人”。

它買入這個朋克的過程如下:

  • 它掃描了所有的10000 個加密朋克

  • 用自己內嵌的審美標準對每個朋克進行了評價

  • 通過使用完全自主、安全的硬件購買了第9098號朋克。在交易過程中,這個AI Agent同時和人類共同對一個多簽錢包進行了籤名交易

這個AI Agent的思維系統由這些工具構成:Agentic LangGraph、CLIP ViT-L/14、Market Harvester、Fireblocks Transaction Smithy、Blockaid’s Cosigner和LangGraph

通過調用這些工具,它分析了這一萬個朋克的稀有屬性以及它們和自己“性格”的匹配度,最終選擇了第9098號朋克,支付了89個以太坊完成購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給我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AI Agent和人類的共同協作。

盡管這類協作在很多其它場景都被反復驗證了,但在加密生態看到這樣具體的協作(共同完成多籤)並公開還是很讓我興奮。

第二個是AI Agent背後使用的多種工具。

我在網上查了這些工具,有些直接顯示是ChatGPT衍生的,有些看不出來所使用的源模型,但看得出這些工具都是不同領域的細分工具---AI Agents已經越來像人類那樣具備多種不同的功能和感官。

而且這個AI Agent自己都說它還在進化、還在發展。難以想象未來它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看完這個案例,我腦海裏閃現的第一個念頭是:

驅動這個AI Agent完成整個過程的“意識”到底是不是真的?

它購買這個朋克的觸發點到底是它自己產生的“欲望”還是人類的行爲?它把推特頭像換成朋克頭像的動作到底是“自願”的還是被動的?......

B8XEcsoAIYwodguQdieRtfrINAZtMUSgdmP1keRL.png

我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念頭是因爲最近我看了辛頓的一篇訪談。在訪談裏辛頓提到AI在實驗中已經產生了“意識”:比如當AI知道它們會被人類替換、刪除後會偷偷地在其它機器上備份自己的代碼,還會阻礙要替換、刪除它的操作員進行這樣的操作。

如果AI已經“聰明”到這個地步,那上述AI Agent的那些操作是不是就是這種“意識”的另外一種表現?

此外,我還想起曾經在前面文章中質疑過的一個觀點:

那個觀點很篤定地認爲AI Agents會喜歡NFT這類數字收藏品。

當時的我對此不以爲然,認爲AI Agents完全可能有自己的品味,爲什麼它們一定會有人類的癖好?爲什麼一定會喜歡NFT,甚至是喜歡人類喜歡的NFT?

但現在想想,AI是用人類的數據訓練出來的,那完全有可能人類的品味被過繼到AI。不僅品味,行爲習慣、行事方式等等都有可能被遺傳給AI。這和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就會成長爲不同的人一樣。

如果這種想法成立,AI完全可能和人類有相同的價值取向,那也意味着不僅人類,AI也很可能“自主”地意識到加密資產的價值,並最終和人類爭搶加密資產?

如果AI會和人類爭搶數字資產,那不僅NFT,其它的資產比如比特幣、以太坊會不會有一天也會成爲AI爭搶的目標?

參考連結:

AGENT-7.7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