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激励模式难掩代币发行困境:从SKATE到SOON的数据分析
激励代币发行模式的双刃剑效应
2025年,加密市场迎来了一种新型的项目启动模式:激励排行榜。这种机制通过奖励早期参与者来制造项目热度,为代币发行铺平道路。其运作方式简单直接:
这种模式确实能有效提升项目曝光度、交易量和社区认同。但也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关注度能否持久?
本文对多个采用此类激励模式的项目进行了分析,包括$SKATE、$HUMA、$QUAI和$SOON等。一个明显的趋势浮现出来:这种模式更多是为了短期吸引眼球,而非维持长期热度。
我们先来看看SKATE项目的案例。
SKATE:高开低走的典型
SKATE是一个与模块化游戏层相关的代币,其发行初期表现强劲。得益于知名交易所的支持和深度推广的激励活动,SKATE在上线时就具备了充足的流动性和较高的知名度。
SKATE的早期交易走势颇为乐观。6月10日,该代币备受关注,价格一度飙升至0.06539美元,但随后迅速回落至0.05094美元,仅首日就出现了约22%的回撤。
此后,SKATE的走势大致如下:
社交热度同样呈现出早期高峰后迅速降温的态势。在项目推出7-10天内,早期参与者的注意力就转向了新的项目和活动,导致相关讨论和参与度明显下降。
总的来说,SKATE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大型交易所上线、充足流动性以及激励驱动的生态叙事。但这些并未转化为持续的关注度。尽管SKATE的日交易量接近市值的140%,但它更像是一种高换手率、缺乏长期持有者的资产。
SKATE的市场表现进一步印证了业内对此类项目的批评:高曝光度,低用户粘性。
HUMA:短暂繁荣后的迅速冷却
HUMA是一个去中心化支付融资协议,于2025年5月26日发行原生代币HUMA。它同时开展了交易所挖矿活动和激励排行活动,将总供应量的0.5%分配给早期参与者。
首轮激励分配方案:
HUMA的上线数据(截至5月27日):
尽管有交易所活动和激励排行的助力,但HUMA的交易仍以短期投机为主。首轮奖励从上线首日就可领取,加之第二轮活动预告,这促使了抛压加大而非长期持有。
在6月初短暂稳定在0.05美元左右后,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价格持续下跌,从6月9日到7月7日跌幅达40%。这不仅反映了获利了结,还凸显出缺乏持久需求。日交易量从首日高点萎缩了90%以上,而全流通市值(3.08亿美元)与实际市值(5300万美元)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HUMA吸引力主要源自活动而非产品本身的看法。
总的来说,HUMA展现了典型的激励模式特征:数据亮眼,流动性充沛,但缺乏持久吸引力。其推出更多是为了提升曝光度,而非赢得坚实支持。由于缺乏实际应用和需求,早期的关注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QUAI:大规模分配后的沉寂
QUAI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线程区块链协议,开展了迄今为止最慷慨的激励活动。从2025年1月17日至4月17日,该项目总共分配了600万枚QUAI代币用于奖励内容贡献者:
从4月29日至5月12日,用户可通过指定平台领取奖励。每周快照追踪贡献者,部分顶级参与者获得了高达5.95%的个人分配份额,远高于其他项目。
QUAI首日表现(2025年2月22日):
QUAI是此类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秀之一。其价格在盘中从0.09884美元飙升至0.2263美元,涨幅达129%,最终收于0.1929美元,涨幅为95%。
但这已经是最高点了。在接下来的几周里:
交易量也呈现类似走势:
总的来说,QUAI拥有诸多优势:大规模分配、强大品牌影响力、备受瞩目的发行以及强劲的早期价格走势。但关注度快速转移。即便是头部参与者也未能稳固其二级市场兴趣。
QUAI目前的交易价格已低于发行价,自3月以来一直未见明显回升,这充分说明了早期的流动性并不等同于持久的信心。
SOON:从热点到冷却
SOON是一个高性能的优化网络,运行了2025年初最具结构化和社区凝聚力的激励活动之一。该项目在为期3个月的活动期内,向排名前100位的参与者分配了45万枚SOON代币(约占总供应量的0.045%)。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奖励空投,更是融入SOON的品牌形象。参与的用户将获得特殊角色、徽章和社交地位,这强化了早期参与者是SOON传播的关键力量。
SOON代币于5月23日发行,5月24日在交易所上市。该代币开盘价为0.4527美元,短暂触及0.4776美元,当日收盘价为0.4007美元。首日交易量突破1.03亿美元,反映出大量的投机活动和交易所的放大效应。
部分市场指标(截至2025年7月7日):
在最初的兴奋之后,SOON走上了如今熟悉的曲线:
此次暴跌恰逢申领期结束(6月23日),此后许多领取者可能已将其出售,且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活动。
总的来说,SOON具备成功发行的所有要素:强大的基础设施宣传、交易所的曝光度以及社区激励机制。但该代币在六周内下跌了66%,这表明炒作并未转化为坚定的支持。
结语:叙事易得,信念难求
激励模式已被证明是项目上线前获取关注度的强大引擎,但在上述案例中,一个共同的模式逐渐显现:在发行时关注度激增,但未能转化为长期的信念。
尽管在行业、上市平台以及奖励机制方面存在差异,但结果却惊人地相似:
这并非激励机制本身的缺陷,作为内容发现层,它表现出色。但当前的模式激励的是叙事创作,而非长期信念。由于缺乏实用性、留存机制或持续的产品需求,通过这条渠道发行的大多数代币都陷入了关注/退出的循环。
除非打破这种循环,设计出奖励持有而非仅仅炒作的代币,否则这种模式可能仍会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启动平台,却很少能成功着陆。